<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2016考研:報考常識與備考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2017-07-20 編輯:bin

      報考需要考慮的因素

      (一)報考難度

      1、自身水平(這要求首先客觀了解自己的目前學習能力,比如英語可以參考六級閱讀的分數,政治文科生一般都沒問題,專業課可以看報考學校歷年的真題大概看出難度,參考自己再學校里面類似科目考試的分數,自己背書和應用知識答題的能力,可以參考老師的意見,但最了解自己能力的一般都是自己。)

      2、報考專業排名(一般來說985的難度高于211,排名靠前的專業較難)

      3、報考專業熱門程度(某些211的熱門專業甚至比一些985的冷門專業難度要大)

      (二)考研是為了什么

      這將影響選擇學校,專業與導師。打個比方,某個211的a專業是全國前幾名,而某個985的a專業排在全國20幾名。根據不同的需求,有些同學會選擇211的專業實力而另一些同學選擇985。

      有些導師側重學術,有些導師側重社會實踐與活動。

      (三)興趣

      報考專業是自己所感興趣嗎?假如為了文憑硬著頭皮學三年自己不感興趣額東西值得嗎?

      (四)報考專業與未來理想就業行業的關系

      理想情況是,在本科階段大致確定未來的就業行業,并以此選擇考研的專業。

      (五)目標就業城市與報考學校關系

      比如廣西大學在省內有就業優勢,但假如到了北上廣等一些發達地區就業優勢不是特別突出。985學校就業地域比較廣。

      收集報考相關信息

      (一)信息來源

      1、公開渠道

      (1)報考學校研究生網站(比如廣西大學的研究生網站有往年的面試名單,錄取名單,上面有考生的詳細分數)

      (2)考研論壇的學校版塊

      (3)百度(百度搜索結果,百度貼吧,百度知道)

      2、私下渠道(向已經考上的研究生獲取)

      (二)需要獲取的信息應包含一下內容

      (1)參考書目

      (2)真題

      (3)往年最低面試分數線(不是國家線,是專業線)

      (4)其他:面試流程;考上的人中985,211比重等等

      關于備考

      幾種對考研有幫助的能力(情商)

      (一)勤奮

      體現在學習的時間上,考研備考早上3個小時,下午兩個半小時,晚上4個小時,一天一共10個小時是必要的。有些人甚至更久。

      (二)恰當的學習方法

      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三)專注力

      排空外界干擾,專注于考研這一件事,全身心投入。

      為什么無法專注于考研這件事?

      1、負面情緒太多,比如過度的焦慮,緊張。找到源頭,開導自己。

      2、沒有計劃,不知道現在要干什么。建議是明確目標,并且把大目標細分成小目標,換成每天從早到晚需要完成的任務。

      3、身外事過多,總是要應付考研之外別的事情。

      (四)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遇到困難不,低谷時保持希望,為自己打氣。

      (五)自控力

      考研的路上或者說大一些,人生的路上,人生中關鍵的時刻更多的時候都要自己一個人來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找個保姆在身邊不斷督促自己只能幫得了一時,不能永遠監督你。考場上還是靠自己,關鍵時候還得靠自我控制。

      自控力強的人能在考研路上控制住自己按計劃學習;控制住自己不做影響考研的活動;控制住自己的正面與負面情緒。

      (六)學會獨立

      考場上最終還是要自己來面對。

      備考過程中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學習總時間和有效學習時間

      學習總時間是當你坐在凳子上的時間,這時間里面有多少時間與走神,玩手機,犯困等與學習無關的活動相關的,去除這些時間剩下的是有效學習時間,這才是真正的學習時間。

      所以,一個在自習室做了10個小時的人不一定比一個只做7個小時的人效果好,也許前者有4個小時是在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關鍵是提高有效學習時間。有效學習時間關鍵是集中注意力,排除外界干擾,坐下來就專注于學習。

      (二)防止拖延癥—考研一大忌

      什么是拖延癥,上一幅圖大家就理解了。

      是不是很熟悉?拖延癥有時候是自己都很難控制的,感覺很早做一件事沒動力,要等到差不多截止了才有動力去做。平時我們經常到期末才開始寫期末論文,或者才開始復習考試的課本。臨時抱佛腳在平時還可以用,在考研中可是大忌。

      在我考研過程中,竟然也不知不覺犯了這種錯誤。從而讓本來平靜的備考過程跌宕起伏,高潮迭起。

      我準備考研的時間很早了,考研英語的準備從2013年11月份就開始,買了2本考研閱讀,每天做個一兩篇。專業課從2014年4月份左右開始準備。不過直到2014年9月中下旬之前,我的學習效果都不佳,處于“東搞西搞”階段。

      那段時間我是這樣學習的,一周內,周六周日不和每天晚上不學習,給自己“放假”周一到周五,早上9點到11 點,下午3點到5點,一共每天4個小時,加上當時心還沒定在考研上,經常走神,可能有效學習時間就3個小時。那每周就是15個小時在真正學習,這和我后期進入狀態后每天有效學習時間10小時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到2014年9月中下旬,危機感來了,處于“恐慌”階段,這時候我先做了幾件事,首先外出活動取消,每天7點起床,下午1點半起床,晚上6點到圖書館,每天一共學習10個小時,思想上消除“恐慌”心理,想3個月100天,考本校還是夠用的。學習重點明確首先是專業課,然后是政治,最后是英語。想清楚這幾點后心理稍微安定了,開始全力投入備考中,這時候開始才叫做真正的考研備考,效率很高。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