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平均工資數據為何與個人感受差距較大?

    時間:2020-11-03 15:47:10 職場動態 我要投稿

    平均工資數據為何與個人感受差距較大?

      近年,每當國家統計局公布平均工資數據,即有媒體和網友質疑,懷疑自己工資“被增長”了。究竟為何平均工資數據與個人感受差距較大呢?

      一是平均工資不是某個人或某一部分人的具體工資。平均工資是反映工資總體情況的指標,它自然不同于每一個人的具體工資水平。它是由統計部門根據每個單位上報的數據匯總計算得來的平均概念,即用各單位全年的職工工資總額除以同口徑的職工年平均人數計算出來的數據。這一平均值具有計算簡單、易于理解的特點,但是也有自身不足之處:當數據的分布呈現正偏態時,均值往往偏離一般水平,并且高于一般水平。就收入而言,往往高收入的人偏少,而中低收入者占大多數,收入分布是典型的正偏態分布,這樣一來,平均工資“偏高”就十分正常了。

      另外,由于各單位所處行業、隸屬關系、單位性質、所在區域、經濟效益及個人所在的崗位不同等諸多因素,工資水平客觀上存在較大差異。個別單位職工年平均工資高達幾十萬元,有的單位則相對偏低,而公布的職工平均工資是一個平均數,反映的是全體職工工資的平均水平。因此,那些職工工資水平在低位徘徊或增長比較緩慢,尚未達到平均水平的單位職工就會感覺公布的平均工資水平偏高。

      二是統計部門公布的是稅前工資(應發工資),即工資總額統計的'是個人稅前工資。據國務院批準發布的《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工資的構成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六個部分。根據國際慣例,上述六項包括了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和為職工建立的養老、公積金、醫療、失業等個人賬戶的基金從職工個人工資中扣減部分。所以,平均工資應該比實發平均工資高。

    【平均工資數據為何與個人感受差距較大?】相關文章:

    心理咨詢收費為何差距甚大11-09

    在html中顯示長度較大的數據處理方法11-11

    學習指導:孩子之間學習成績差距與學習習慣差距09-25

    美國的會計師包括美國CPA,為何薪資差距如此大?10-04

    3000工資與8000工資的差距11-24

    Oracle數據庫與FoxPro數據的轉換10-12

    日本留學中私立與公立大學的差距10-30

    社會網絡數據與通常數據的比較論文09-08

    項目管理師的個人發展差距09-24

    資產評估法與房地產估價的差距08-26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