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千難招服務員 求職者對餐飲業存偏見
“高薪招聘服務員”、“月薪3000元包吃包住”……時下在東莞不少餐廳時常出現諸如此類的招聘廣告。在智通人才網上,招聘服務員的職位有700余個,給出3000元薪資的比比皆是,但招聘方依舊發出服務員太難找的感慨。
招聘服務員無人問津
“明明工資開得也不低,但就是招不到合適的人。”東莞吃癡私家小食為服務員開出的薪資是2800—3200元/月,但該店招聘負責人還是抱怨。該店老板說,作為一家針對白領的快餐店,店內用餐環境和管理模式都比傳統餐飲業更加時尚和輕松,但上門面試的依舊少得可憐。
與該餐飲店有著相同招聘“命運”的東莞某大型商超的人力資源負責人也發出感慨:“不僅僅是服務員難招,就連理貨員和司機招聘都難上加難,招聘服務員的消息一直貼著,但很少有人來應聘。而且就算今天招上來兩個人,明天可能又有兩個人辭職了。”
該負責人說,原本以為給到基層員工的福利待遇會好一點,具有招聘優勢,但現在看來一切太理想化了。
網絡簡歷差獲取成本高
吃癡私家小食老板說,自己最初選擇在人才網站上招聘,開出的薪資應該屬于同行業較高水平,但招聘近兩個星期來的人員少之又少。她分析說,應聘服務員的群體文化普遍不高,利用網絡渠道條件有限,或許他們根本不上網,所以看到招聘信息的相對較少。
記者登錄一家專門為招聘基層崗位的網站查詢服務員簡歷,該網站上發布服務員的求職簡歷的確不少,但是其簡歷均是一句話不超過20個字的自我介紹,例如“應聘你們公司服務員”、“我就是想找份工作”等類似語言。
企業招聘代表說:“簡歷都是用錢買的,少則八九元一份,多則十元二十幾元一份,看到這樣的簡歷實在不愿意浪費這個錢去點擊下載,企業招聘成本也是有控制的,光花錢買簡歷,找不到合適的人給企業也無法交代”。
企業招聘代表說,利用網絡渠道招聘服務員,或許真的不合適。
95后稍不如意就辭職
部分企業在自己店面門口張貼招聘啟事,好不容易招到人,但上班一天之后就不來了。上述商超招聘負責人說:“今天還沒給員工辦好入職手續,第二天人家就不來了,電話也沒有一個,到底是因為什么原因,也讓我們摸不清頭腦。”
智通人才就業顧問在招聘現場詢問了部分求職服務員等基層崗位的`人員,上一份工作離職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找工作更看重哪一方面。但經過了解發現,很多95后求職者對基層工作要求甚多,稍不如意就辭職了之。
一位95后女孩小梁表示,“我上班就要看看工作時間,如果時間太長我不干。”小梁說,自己家住在火煉樹,但以前在第一國際上班,太遠了。事實上,兩地距離不過3公里。
另一名求職者小周說,辭職的原因是事情太多,“比如我負責這個區域工作,你讓我去那邊幫忙,憑什么啊!”
該就業顧問表示,目前基層員工求職群體基本是95后,整體文化相對不高,初來乍到,對于職場似乎還是比較陌生,想象中找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并不難。但現實中,合適的工作并不是因為其中一個要求不符合,就被全盤推翻。
餐飲業要提供更多成長空間
對于餐飲服務行業“招人難,留人難”的現象,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很多人對餐飲業的關注、理解和支持程度低于其他行業,對餐飲業存有偏見。這導致許多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年輕人不會把這個行業作為首選。即便前期好好工作,如果沒有前景目標,一樣留不住人。
業內人士分析說,“餐飲業緩解招工難題,不僅要在提高工資待遇上下功夫,盡可能多地提供成長空間,最重要的是給員工發展的平臺,讓就業人員覺得有工作前景,有上升空間。”
另外,企業招聘不一定要年輕人,年長的服務員也有優勢,他們人生經歷比較豐富,對工作有耐心懂得珍惜機會,有吃苦精神,比較能適應較為艱苦的餐飲服務工作。企業應放寬招聘視野,多從用人需求和求職者綜合素質評估,不必過多限制年齡。
【月薪三千難招服務員 求職者對餐飲業存偏見】相關文章:
僵尸崗位只招不聘 求職者當心職場陷阱08-12
為什么對親人說對不起那么難?10-18
存體存態視角下的隱喻轉喻關系研究09-27
求職者遭遇只招不聘 小心網上求職陷阱多11-26
微軟公司對求職者的面試問題01-01
古今燈謎三千條精選12-10
存托憑證的優點08-26
什么是存托憑證08-25
后宮三千人游戲攻略冷宮08-25
銀行存錢怎么存利息高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