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農場變職場,農業“白領”需求旺

    時間:2020-10-23 12:57:43 職場動態 我要投稿

    農場變職場,農業“白領”需求旺

      推進新型農業現代化,我省對于新型農業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建設中原經濟區,究竟需要怎樣的農業人才?現有高校的人才培養,能否滿足社會的需要?種種問題都需要我們以一種嶄新的眼光來看待。

    農場變職場,農業“白領”需求旺

      現狀:年薪50萬也找不到農場主

      “現代農業最缺的就是農業經營管理型人才。”河南君源有機農場有關負責人說。君源農場位于新鄭的生產基地,是我省首家通過歐盟有機認證的蔬菜生產區,但農場卻一直苦于招不到團隊帶頭人。這種狀況在“中國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也顯得很急迫。該公司上市以來,養殖板塊快速擴張,急需大量的養殖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

      省人才交流中心上半年的供求分析顯示,農林牧漁業首次進入人才需求前十,名列第四。其中,今年第一季度的3960家招聘單位中,農林牧單位排名第二,共計600多家,是去年同期的4倍。

      “鶴壁一家玫瑰莊園年薪50萬元聘請一高級管理人員,至今還沒有合適人選。”河南人力資源專家、博思人才網CEO李金保說,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涉農企業向集團化、規模化發展,農業人才從單純的技術人才,向農產品加工、農業經營和管理、銷售服務等“產后”環節擴展。比如畜牧業依次會需求養殖、防疫、飼料加工、食品機械維修、市場營銷等一系列專業人才,如果人才出現結構性短缺,就會對產業的發展前景不利。

      困境:大學生從事農業有顧慮

      “我們的學生在校第三年就去養殖場實習,實習期間每個月能拿到2500元的工資。”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招生辦副主任崔永說,但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對農業仍有偏見,“有不少學生即使考上涉農專業,到校后仍堅持要轉專業,很多人畢業后改行,農業、農企一線專業技術人才當然緊缺。”

      即使涉農企業開出的條件很誘人,不少大學生還是選擇了離開。鄭州牧專畜牧專業畢業的王然告訴記者,養殖場大多在偏僻的郊區,工作封閉,很少與外界溝通,不到半年他就辭職了。而對于企業最需要的農場管理、品牌營銷等職位,剛畢業的他又缺乏足夠的`社會經驗和人脈渠道,不能勝任。

      “農產品的生產周期長,從事農業首先要耐得住寂寞。”河南農大招生就業處處長張留湛說,該校每年涉農專業畢業生1000多人,除了40%考研外,其余60%就業。但目前,很多人仍將大中城市作為就業首選。

      前景:培養農業人才需多方合力

      近年來,我省大力發展農業,截至2011年,我省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達1.3萬多個,龍頭企業6000多家。但我省農業院校所占比例明顯偏少,專業設置也落后于發展的需要。

      雛鷹農牧有關負責人介紹,雛鷹農牧已和鄭州牧專合作,在該校設立了雛鷹農牧學院,訂單式培養人才。

      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建議,培養新型農業人才,政府應加大投入力度,在教育資源上向農業傾斜;高校要有針對性地調整專業設置;企業加強訂單式人才培養,幫助大學生樹立投身農業一線的決心。

      到農村成立農業合作社,剛入選“2011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的王靈光;回鄉養殖山雞,被譽為“山雞女王”的薄偉汝;辭去公職,回鄉當“豬倌”創辦牧原養殖的秦英林……這些堅持下來的“佼佼者”告訴我們,現代農業需要更多有文化、善經營、會管理、懂技術的人才,只要放下身架,賣菜、養豬也是事業,也能實現人生價值。本報記者 李 紅

    【農場變職場,農業“白領”需求旺】相關文章:

    白領職場禮儀02-22

    白領職場溝通技巧07-29

    職場白領工作禮儀07-29

    職場白領工作禮儀09-24

    海林農場旅游農業生態論文07-20

    淺談白領必備職場禮儀11-30

    農場農業生態旅游發展研究論文07-07

    白領麗人的職場禮儀01-04

    職場白領必看的溝通技巧09-22

    自檢職場白領的不雅舉止09-10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