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高中物理教學反思范文4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教學反思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范文1
物理是初二學生剛接觸的一門新課程,學生表現出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但在如何學好這門課程,學習方法上似乎有些茫然不知所從。
通過一個月的教學實踐,特別是通過對第一章第一節和第二節兩節練習試卷的分析,發現我在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1、對學生了解不夠,對學生關注不到位。新課標要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滿足于教給學生知識和結論,更要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新課標滲透了STS(科學、技術、社會),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教學中,我對新課標的這兩點要求認識不夠,弱化了學生關注生活、運用物理走向社會的'能力培養。
2、有時課上講得太多,學生練習得太少,沒有把握好校正時機,基礎知識夯實得不牢固。
3、對學生認知過程認識不夠。對一些知識的講授時,總自以為很容易,滿以為自己講解的清晰到位,沒有能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映,而一筆帶過。沒有認識到學生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并不是馬上就能接受的,對于一些重點特別是難點的知識點,不但要講透而且要針對性地加強練習、加強運用。沒能隨時獲取學生反饋的信息,調整教學方式和思路,準確流暢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達到共識。
在今后,我將從以下方面來改進教學:
1、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繼續做好分層教學,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后進生輔導。
2、對基礎知識講解透徹、分析細膩;準確把握重點、難點,避免課堂教學中,重點知識不突出,誤將“難點”當“重點”講的現象,避免重點、難點錯位、失衡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下降的現象。
3、向扎實有效課堂努力。力求多種教學模式并用,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運用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等有效的學習形式。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范文2
20xx———20xx學年的高三物理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通過高考也對這一年的教學工作進行了檢查和驗收。而高考成績的高低也反應了學校對課程的安排和指導、年級的管理和疏導、班主任和全體教師的教育、任課教師的指導和對復習工作的落實。總結這一年的工作,看一看差距和不足,認識這一年的工作經驗和教訓,對將來的教學工作會有較大的幫助。
在高三著一年的物理教學中,我但任高三13、16兩個班的物理課和昌平二中分校一個復讀班的物理課,課時多、兩邊跑,一年下來甚感身心疲憊不堪,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教學程度,不同的教學內容對我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這一年的教學工作中,我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以及近幾年的高考命題,從考試要求和考試內容的變化出發,分析20xx年高考的動向和變化趨勢,制訂高三教學計劃和教學安排,組織本學科組老師開展高三物理新課程的教學和全面復習工作。總的來說分析是正確的,安排是合理的,但是也有不只和值得改進工作的方面,下面進行一點具體分析:
1、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動能定理、動量守恒定律等教學和考試的重點分析是正確的。
2、新的高考中一定要考察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新高考的特點的判斷是正確的。
3、新高考中一定會考一個新的教學要求的題目的分析也是正確的。
4、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應試方法指導、復習方法指導、考前調整建議等,符合學生實際和學校要求。
5、教學中難度的要求略高于學生實際,不利于全體學生的知識、方法的掌握,對學習較困難的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保護有不利影響。
6、教學中由于課時緊張,教學中我講的內容較多,學生課堂練習活動較少,對學生的理解和鞏固的效果顯著不利,影響教學成績。
7、學生練習的反饋不夠細致,沒有針對每一個學生,對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全面提高沒有做好。
總之,通過教學反思,我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我要進一步學習和提高自己的教學工作水平,從學生出發,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從全體學生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自己的教學理念符合社會發展和時代的要求,為昌平二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范文3
質量是教學的生命線,課堂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新一輪課程改革,既是一個挑戰,同時也是基礎教育得到更快發展的一次機遇。教育改革事業是一次沒有終點的長跑,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我們的理論和實踐不斷得到更新和發展,保持新鮮和生命力。為了腳踏實地改革我們的中學物理教學,少走彎路,我認為,重要的是總結中學物理教學的優秀傳統,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教學改革才能健康地發展。所以我想初步談談以下幾點關于物理課堂教學的反思和幾點建議:
一、采取對話式互動教學,反對師對生單向傳輸
以前,有些學生習慣于指望老師”滿堂灌”,對老師產生依賴心理,不主動積極思考問題;還有些同學表面上靜坐在那兒,倒底有沒有聽講,聽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對其聽課效果老師并不知道。這都是傳統教學老師對學生單向傳輸知識帶來的弊端。
其實,課堂是提供給師與生研究探討問題的場所,可以采取對話式互動教學。以對話、聊天、討論的形式取代傳統的空洞枯燥的理論學說的說教形式,可以避免傳統教學師對生單向傳輸知識帶來的弊端。這種教學活動面向最廣泛的學生群體,注重每個人的參與,盡可能使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接受和理解知識,自學能力可以得到加強,同時注意利用個體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從而使他們集體提高、共同進步。采取對話式互動教學,既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體現了老師的.民主、師與生的平等。在課堂實踐時,運用下面兩種手段,雙管齊下:
(一)不斷對學生進行智力激勵
課堂上,不斷鼓勵學生,每位同學都能學好;不斷地激勵他們,哪怕點滴的進步。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后,就會更加自信,從而爭取得更好的成績,超越自己。
(二)從自身錯誤中學習來得最快
從平時作業和考試反映出的問題來看,有許多同學概念模糊不清。因此,課堂上有必要把此作為重點,師生通過討論進行”打假”、”排雷”。這些誤區的來源一般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客觀的錯誤觀念,老師根據經驗提出來讓學生分析;另一方面是學生頭腦中的主觀誤解。老師可以隨機提問,找出學生頭腦中的錯誤觀念,取出來剖析、討論,既可以警醒學生本人,又可引起一些思想不集中者的無意注意,最大面積地澄清并掃除學生腦中的錯誤觀念。
二、有針對性有重點教學,反對眉毛胡須一把抓
過去,我在上課時貪多求全,面面俱到,生怕遺漏一點點知識,以致眉毛胡須一把抓,教學就顯得比較盲目,教學效果一定程度上變得不可控制和難以估測,其實有針對性有重點教學才符合新一輪課改的精神。
要有重點教學首先要精選中學物理教學內容。確定中學物理教學內容,應該根據普通教育的任務和物理學科的特點,并結合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來考慮。不能隨意增刪教材規定的教學內容,要防止知識點講得太多太深,又要避免講得太少太淺。
課堂教學要有針對性,要抓住最基本的主干知識,抓住在現代科學技術中應用最廣泛、最活躍的知識,對重點和難點、知識誤區具體詳細講解。一節課時間有限,老師講解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使學生較為深入地理解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識,有助于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把這些東西弄清弄透,進一步提高和運用才有牢靠的基礎。
三、反對理論知識脫離實踐
物理學的原理、規律深深地植根于浩瀚的實踐之中。同學們在學習物理規律之前,由于經常和物理現象打交道,已經有了許多感性認識,這給我們學習物理帶來方便。但是,我以前沒有把握住這一點,使學生覺得物理非常難,從而喪失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理論聯系實際,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懂得所學知識的用處,最重要的在于使學生學會如何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在課堂教學中,筆者要求同學們一方面要善于應用學到的理論知識解釋日常生活現象,另一方面要善于”動手”,通過實踐去檢驗物理學規律。講過理論知識后,討論一些應用所學知識的典型事例。例如:在講《功》這一節課介紹日常生活中,科學實驗中、社會生活中做功的實例,如直升飛機吊器架電線的鐵塔、燃燒的氣體使火箭起飛等。在教學方法上,不必講那些技術細節,而要突出物理知識是怎樣被用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不要去追求老師自己講得清楚明白,而是要啟發和引導學生來一起分析討論,最后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一步,可以說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半獨立地學習如何運用知識,有點象大人扶著兒童學走路一樣。
四、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反對片面強調知識講授
現代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教學要注重學生的自身發展和個性化需要,要訓練學生一生中不斷創新,建立自我發展的機制,而非單純掌握眼前的信息和技術。 當然,學生的知識和教育背景、興趣愛好不同,培養目標也必須有彈性。對于能力的培養,我們提出同一的比較高的要求和規格,并不意味著人人要達到同一思維水平。我們不能挑選學生,卻可以選擇因材施教。在統一要求的同時,也能體現個體發展的目標,體現不同水平層次的差異性。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范文4
一、教學設計反思
升華和凝華是八年級第四章物態變化第四節的內容,屬于物質這個一級主題下的第一個二級主題,為九年級的關于物質的結構和屬性的學習作好準備。本節課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續,由此讓學生完整的知道物質形態的六種變化。盡管升華和凝華并不少見,但卻不易被學生注意,且氣體不易看見,而難于直接觀察到。因此設計碘的升華和凝華實驗讓學生探究,讓學生從實驗中理解升華和凝華的概念,得出升華吸熱、凝華放熱的結論。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的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然后再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升華和凝華現象讓學生自己根據圖片說出各是什么現象,不但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引起了學生對物理的興趣,趁學生思維活躍的時候介紹干冰的作用,引發學生探究舞臺上的煙霧之謎,利用探究的結論引導學生列舉出升華吸熱在生活中的.更多應用,對自然界中一些現象做出科學的有力的解釋,讓學生從感性上知道物理知識是有用的,體會到物理知識的價值,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一節課的內容在實驗探究和對熟悉的現象的探究中掌握,再利用水的三態變化將整章的知識串在一起,使學生對物態變化這一章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認識,避免概念的混淆。
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安排的比較適當,知識連接的較為妥當,學生比較容易地得出了結論,對現象也能利用本節的知識作出合理的解釋,但設計時如加上人工造“雪”實驗、為加深對升華和凝華的理解,再進行兩個有趣的活動:一是觀看“兩件衣服的對話”的動畫(冬天,兩件冰凍的衣服分別在太陽下、陰涼處),再次明確升華是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并沒有經過液態;二是競說升華和凝華現象,誰說對一個,課件上就顯示出來,并有鼓勵性的評語。這樣能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高,理解的更好。
二、教學過程反思
從引課到進行新課教學到整節課結束整個環節的過渡還是很順暢。但在進行實驗時實驗要求不到位,致使有一組學生的實驗儀器炸裂,引起學生的騷動,處理事故時耽誤了一些時間致使實驗時間過長,在以后的教學中應注意避免。討論舞臺煙霧之謎時間過長,使練習時間顯得非常緊張,思考題沒有做完,顯得教學過程不夠完整。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說得過多,應將問題留給學生,讓學生多說,真正成為學生的課堂。以上存在的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避免。
三、教學成敗
升華和凝華兩個內容知識量不多,教學大綱沒有做過高的要求,應該也是從觀察實驗入手,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和自然現象,豐富學生的知識,認識物態變化的特點。本節課中通過碘的升華和凝華實驗讓學生理解升華和凝華的概念是成功的,升華和凝華在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雖然常見但學生并不太熟悉,多舉生活中的例子,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也取得很好的效果。探究活動的安排使學生對熟悉的現象有了科學的解釋。更增加了學生對物理的興趣。習題的安排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同時檢測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為習題課處理疑難問題做準備。
四、再設計
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設計先放一段展示自然界中雨、霧、露、霜、雪等現象的短片引入新課,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學效果能更好一些。實驗也可加一個“雪”的形成的實驗,讓學生更好的體會霜以及霧凇的形成。
在整節課的內容結束之后,引導學生閱讀科學世界,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現象和培養節約用水的意識。體現物理與生活的聯系。
在今后的教學設計中也應注意應首先從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和探究得出結論,這樣做有助于學生自覺構建相關的知識體系,了解科學發展與生活的聯系運用實驗的方法,將科學研究滲透到教學中來,按照學生認知規律,分步驟,有層次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分析和探究,在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同時,讓學生體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和過程。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04-05
[經典]高中物理教學反思03-07
【經典】高中物理教學反思06-14
[精選]高中物理教學反思06-29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經典]06-24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06-26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精選)07-10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精選)07-08
(經典)高中物理教學反思05-15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精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