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社科院副院長“工資上漲過快傷害經濟”此話怎說

    發布時間:2017-10-22 編輯:1035

      “工資上漲過快傷害經濟”此話怎說

      “工資過快上漲會傷害經濟。”這是社科院副院長蔡昉的最新說法。蔡昉指出,工資上漲現象是好事,它能改善收入分配,但是過快的上漲也意味著有過多的企業會變得困難。(10月20日中國廣播網)

      僅從表面上理解,“工資過快上漲會傷害經濟”當然有其合理性。眾所周知,工資作為人力成本中最大的一塊,其高低對于企業的成本壓力有著直接關系,勞動者工資高意味著企業要承擔更多支出,也會降低其盈利能力或者用于再生產的資金量,反之亦然。中國制造業在某段時期之所以能夠保持較強的競爭優勢,根本上就是廉價勞動力帶來的比較優勢,工資增長過快之下,這種優勢便會喪失,企業盈利能力趨弱就會對經濟造成影響。

      然而,工資增長的快與慢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既有物價的上漲因素,也有勞資雙方的博弈結果,還受最低工資的直接影響,同時還有國內的橫向比較和國際的縱向比較。作為經濟總量排名全球第二的國家,公民個人收入的水平應當與經濟發展的速度相匹配,如此才能做到“共享發展成果”,否則在人口紅利逐步消失的情況下,仍保持所謂的低工資已然難以為繼。

      恰恰相反的是,工資的上漲不是太快而是太慢。全國人大代表、民盟中央經濟委員會主任鄭功成說,當前收入分配領域中的突出問題仍是收入低。在國家、企業、個人間的利益分配中,個人所得偏低。據了解,在發達國家,工資一般會占企業運營成本50%左右,而在中國則不到10%。發達國家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國則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實行收入分配改革建立剛性而具有規律的工資增長機制,已成公眾所需、社會所盼和政策所向。

      雖然得承認,在經濟下滑的情況下,實體經濟面臨著盈利難和虧損面擴大的難題,也不能否認國內企業的生產率在不斷提升,但國內大部分企業的主要盈利模式仍然有低成本優勢。然而長期的低成本盈利模式,使得國內企業形成了極強的路徑依賴,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這種模式已然難以為繼。同時,若不能控制物價的過快上漲,解決企業稅負的過重和融資成本過高的問題,給企業實行減負,在個人、企業和國家之間找到一個合理的利潤分配比例,那么“工資過快上漲傷害經濟”的結論,就是片面視角下的“偽命題”。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