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妥善處理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關系的重要手段。下面YJBYS小編為你送上土地日黑板報。
每年6月25日是全國土地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并頒布我國第一部專門調整土地關系的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為紀念這一天,1991年5月24日國務院第83次常務會議決定,從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頒布的日期確定為全國土地日。“土地日”是國務院確定的第一個全國紀念宣傳日。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為保護土地而設立專門紀念日的國家。 1991年5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鵬主持召開第83次常務會議,會議決定,為了宣傳貫徹《土地管理法》,堅定不移地實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將每年的6月25日定為中國的“土地日”,即《土地管理法》的頒布紀念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頒布5周年之際(該法于1986年6月25日第6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16次會議通過)確定“土地日”的目的,是告訴人們中國人口多,人均土地少,耕地資源不足的國情,以喚起全民的土地意識。
自然界形成的土地,在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而獨特的作用,它是人類生產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資源。中國的農業3問題或者說糧食問題實際上就是土地問題,我國人均糧食產量是加拿大的1/5,人均棉花產量是美國的1/3;人均肉類是加拿大的1/4。
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是“一多三少”,即總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質量的耕地少,可開發后備資源少。雖然我國現有土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僅及世界人均1/3;耕地面積列世界第二位,而人均排在世界第六十七位。在這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證、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嚴重的耕地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后備資源2.01億畝,其中可開墾成耕地的僅1.2億畝。考慮到生態保護的要求,耕地后備資源開發受到嚴格限制,今后通過后備資源開發補充耕地十分有限。
截至2006年10月31日,我國的耕地面積比上年度末又凈減少了460.2萬畝,已從18.31億畝降至18.27億畝。我國目前的人均耕地僅有1.39畝。這是國土資源部對全國2006年度(2005年1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土地利用狀況進行調查和逐級匯總的最新結果(未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
據《全國土地開發整理規劃》提供的測算數據,全國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的總潛力約合2.01億畝。其中,土地整理補充耕地潛力約合9000萬畝,占補充耕地總潛力的45%。“十五”期間,通過土地開發整理,全國補充耕地2140萬畝,同期建設占用與災害損毀耕地的面積為2022萬畝。
我國土地的基本國策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