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導學案實施細則工作計劃

    時間:2020-09-15 18:29:23 工作計劃范文 我要投稿

    導學案實施細則工作計劃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迎來新的挑戰,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工作計劃了。工作計劃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導學案實施細則工作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導學案實施細則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1、關注學習方式改善。切實落實構建生態課堂的教學理念,完善學習方式,拓展學習時空,倡導自主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關注課堂教學效益。堅持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的理念,優化教學過程,減少無效或低效教學活動,實行精細化教學,力求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關注校本研修實效。進一步加強對教研組、備課組的建設和管理,搭建備課組合作共享的實踐平臺,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作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團隊水平的整體提升。

      二、實施細則:

      (一)“導學案”的備課模式:

      “導學案”備課的基本模式:“提前備課,集體研討、輪流主備、優化學案、師生共用”。

      1、周六備課

      了解學生,疏通教材,從縱橫兩方面把握知識體系。

      2、集體備課

      備課組長提前兩周召集全體組員就一周內所要講的內容進行說課,著重圍繞如何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流程,分析學生情況等方面內容。

      3、輪流主備

      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備課組長將內容進行分工,主備教師提前一周拿出“導學案”初稿,并交給備課組長審查修改;備課組長將一周的“導學案”草稿交分管領導審定,制成正式文本。

      4、課前備課

      上課前一天將“導學案”發至學生,正式上課前收齊后適度批閱,任課教師對“導學案”再次進行閱讀理解和補充完善。

      5、課后備課

      師生共用“導學案”實施課堂教學,課后教師在“導學案”的有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課后記”,用于下次集體備課時小組交流。

      6、整理成冊

      備課組長負責將“導學案”整理成冊(本組內保留電子稿),作為本備課組的教案,每學期交教導處一份,以備檢查和存檔。

      (二)“導學案”的編寫原則:

      編寫“導學案”遵循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確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做中學。

      2、導學性原則:具有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師生可共同參與。

      3、探究性原則:盡可能設計可供學生在研究中學習的內容,有可供師生豐富完善的“留白處”,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4、層次性原則:關照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

      具體要求:

      第一、“導學案”應該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

      第二、“導學案”應注意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體系;

      第三、“導學案”應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

      第四、“導學案”應提供檢測學習效果的適當材料(每周一檢測);

      第五、注意“導學案”與一般教案、講義的區別,不能把“導學案”寫成類似學習輔導用書的模式。

      第六、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導學案”應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導學案”的編寫一般按課時進行,與教師上課同步,適合于不同課型的教學需要。

      (三)“導學案”的使用原則

      ⑴對學生的要求

      1、根據“導學案”內容認真進行課本預習。所有學生必須自行解決“導學案”中基礎題部分,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做拓展題,生疏或難以解決的問題應做好標記,第二天與同學交流或在課堂上向老師質疑。

      2、課堂上注意做好學習方法和規律的筆記,以便今后復習,學完一課后,要在“導學案”的空白處寫上“學后記”(學后心得)。

      3、每隔一周將各科“導學案”進行歸類整理,裝訂成復習資料。

      ⑵對教師的要求

      1、一般不布置另外書面課外作業,認真指導學生使用“導學案”,在上課前必須抽批部分“導學案”,以便了解學情,再次進行課前備課。

      2、課堂教學時要充分發揮課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思考;重點、難點讓學生議論;問題讓學生思考解答;規律讓學生尋找歸納等。除了注意開拓學生的思維外,教師還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學相長。

      3、上課過程一般可分為:⑴預習交流(小組內進行互幫互助);⑵預習疑難反饋、課文重點講解(可學生解答或教師解答);⑶師分題(如重點詞組或句型練習),分組合作(小組成員板演,小組長領導本組學生把自己分的題全部講會,讓全部組員掌握);⑷展示提升(各組派代表講清本組的題目,其它小組同學提出疑問及不足);⑸穿插鞏固;⑹達標測評,拓展延伸。

      4、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選、精講、精練、精批,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糾。教師必須提高三種能力,即:提高備課中的“廚師”能力;提高課堂上的“公關”能力;提高教學時的“導演”能力。

      ⑶其他使用要求

      1、教師必須在實施課堂教學的前一天將“導學案”發給學生,學生預習后交給老師,教師根據需要抽批或全批“導學案”,了解學情,二次備課,進一步優化教學策略。嚴禁組織學生代替教師的批閱。

      2、要求學生使用“導學案”時堅持主動性和獨立性。不管課前還是課上都要主動依據“導學案”進行自學探究,逐步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教育學生課前預習時切忌抄襲他人,弄虛作假。

      3、課堂上要求教師以學定教、靈活使用。課堂上要隨時把握學情,靈活進行調控,努力做到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堅決不講,教師只講學生的疑點,引導學生總結規律、提煉方法,最大限度的減少多余的講解和不必要的指導,確保學生有足夠的學習和訓練時間。課后,教師要在“導學案”上填寫“教后記”,針對課堂教學情況形成“錯題集”。

      4、定期的鞏固復習:有針對地實施“周周清”“單元清”等鞏固練習。

    【導學案實施細則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作文開頭訓練導學案08-18

    帶上她的眼睛優秀導學案08-14

    “五環三案”導學案“導學”的有效策略10-10

    導學案教學初中英語的論文10-03

    小學數學求倍數應用題導學案11-21

    高中地理的導學案優化設計論文06-16

    高中化學學案導學研究論文07-31

    高中歷史課堂導學案研究論文07-03

    初中的政治導學案的編寫的論文07-03

    淺談初三數學“導學案”的編制與應用08-27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