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中秋節的來歷

    時間:2024-09-12 14:42:33 中秋節 我要投稿

    中秋節的來歷2017

      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此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的來歷,歡迎來參考!

    中秋節的來歷2017

      一、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于《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歷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

      總之,根據史籍的記載,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于農歷8月15日。因為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為“中秋節”。漢辭網認為,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二、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到了,各地都有自己的習俗。但中秋節的習俗共同之處不外乎:祭月、賞月、觀花燈、吃月餅。

      除此之外,各地還有:民間拜月、月光馬兒、兔兒爺、中秋宴俗、舞火龍、燃寶塔燈、偷菜求郎、竊瓜祈子、中秋博餅、祭月燒香斗、乞月照月爬月、走月亮走三橋等等。

      中秋節習俗代代流傳。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中秋節文化的多樣性。我們都有責任繼承和發揚這種優秀傳統,讓親情永恒,

      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拜月即拜祭“月神”,也就是平時老百姓說的“嫦娥”。古人通過祭拜的形式,祈求團聚、康樂與幸福。“拜月”是從秋分祭月這一古老禮俗演化而來的,周朝有每年秋分天子率群臣祭月的禮制。按習俗,女子拜月,男子觀禮。

      嚴格地說,“拜月祭”,有兩次。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立秋之后,陰氣漸盛,古人在這一天晚上舉行祭祀活動“拜月祭”。又月亮屬陰,代表的是“寒”,所以謂之“迎寒”。唐人陸德明在為《周禮》“圭璧以祀日月”一句作的釋文中說:“祭日月,謂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夕月”就是指秋分晚上祭月。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農歷八月十五晚上,是日是中秋佳節。此風延續至今。

      拜月是對月神的崇拜活動,宋代以后開始流行。唐代確有賞月風尚,但未見拜月習俗;宋代男女拜月各有不同需求:男子希望科舉有好功名,女子則祈求擁有美麗容顏。隨著時代演進,明清以后才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拜月儀式大體上是在八月十五晚上,在家或戶外設月神牌位,擺上供品如瓜果、月餅等,然后叩拜,祈求月神給予福佑。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時代的關系,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愿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節如何拜月?

      因時代、地域不同,“拜月祭”俗,大同而小異。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陳瓜果、月餅供月,進行祭拜,然后賞月。如嘉靖河南《固始縣志》:“中秋列瓜果酒餅,男女望月羅拜,已而歡飲,謂之玩月。”《帝京景物略》又曰:“于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主要為婦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進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潮人謂拜月為拜月娘。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管叫月娘。拜月都在露天場所,城市居民,在陽臺天臺或自家庭院進行;鄉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里的大埕祭拜。

      拜月,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待出嫁姑娘拜月的重要心愿是尋求一個好夫婿。潮汕是個僑鄉,不少婦人的丈夫遠隔重洋,于是婦人托月寄意,更為情切。正在上學的小孩喜歡在供桌上安放新文具和新本子,祈盼月娘保佑其讀書聰明,成績優秀。

      有時大人還要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后用“井心水”(剛從井里打上來的水,打水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

      由于拜月是女人的事情,所以中秋節又叫“女兒節”。為何又名“女兒節”?過去八月十六這一天,女人要回娘家看看。而且老北京有句話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為過去講究月亮屬“陰”,所以拜月都是女人的事。

    【中秋節的來歷】相關文章:

    中秋節的來歷05-31

    中秋節來歷簡介10-11

    中秋節的來歷的作文04-06

    關于中秋節的來歷05-28

    中秋節的來歷介紹07-14

    中秋節月餅的來歷02-03

    中秋節的來歷故事07-03

    了解中秋節的來歷03-25

    中秋節節的來歷03-12

    中秋節的來歷簡寫10-24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