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中秋節演講稿三年級

    時間:2025-07-18 07:54:25 中秋節 我要投稿

    中秋節演講稿三年級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觸并使用演講稿的人越來越多,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演講稿三年級,歡迎大家分享。

    中秋節演講稿三年級

    中秋節演講稿三年級1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即將來臨。今天,我們在國旗下的演講題目是:在這個金秋的九月,我們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欣賞明月的.美景。當我們仰望天空時,美麗的詩歌會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件事古難全是。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很難完成。有多少人在外面學習和工作,為了自己的理想,這個時候不能回到親人身邊。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一直被稱為人性化、最富有詩意和繪畫意義的節日,天空中的明月特別明亮,特別圓,所以它也被稱為團圓節。中秋節賞月時,民間流傳著許多不同的傳說和美麗的神話故事。當然,嫦娥奔月是最熟悉的在多民族的中國,有20多個民族也在慶祝中秋節。雖然慶祝方式不同,但其含義,也是在祁求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團團圓圓,平安。所以這一天以月餅為禮物,親戚朋友互相贈送,以團圓為意,家家戶戶賞月,呈現和平繁榮、和平文明的景象。團圓節也讓我們更加期待海峽兩岸同胞早日團圓,祖國統一大業早日實現。隨著中秋節的到來,我們偉大的祖國成立xx周年國慶節也接踵而至,它增添了節日的氣氛。當我們慶祝這兩個節日時,我們也應該在學術上取得雙贏的成績,為國家的建設和民族的振興。創造祖國有用的材料,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中秋節演講稿三年級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月圓人團圓——中秋情思 。

      在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蒼穹時,腦海中定會浮現起那優美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啊,人生有諸多事情難以兩全,多少在外求學和工作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此時不能回到親人身邊。詩人王維曾說過“每逢佳節倍思親”,我想在座的各位一定也是如此吧。但是我們卻有了一個溫馨美好的大家庭——四中隊。因為有了這樣的依托,中秋的夜晚似乎格外美好:星光燦爛,群星會聚,把整個藍天襯托得更加的清爽,更加的明亮。

      中秋如期而至,月上中天時,最難忘懷的還是那幾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但愿人長久,千共嬋里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結,中秋時,每當看到一輪圓月掛上了天空,不由的就會想到遠方的親人,不由得想到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而變得感傷。原以為家鄉親友的問候最是暖人心懷,遙在他鄉的你也該連線父母,道聲平安,一訴鄉思。而此時此刻我卻感受到老師同學的一句關懷,一聲問候最是暖人心扉的,所以我們在這樣的一個大家庭中生活便是賞心樂事啊。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齊聚,天底下還有比這更讓人暢懷的嗎?

      而此刻不只是思鄉的'時刻,團聚的時刻:更是收獲的時刻,分享的時刻。秋,沒有春的清新絢麗,沒有下的熱情高奔放,亦沒有冬的晶瑩潔白,它有的只是沉靜內斂,穩妥踏實。希望我們都能在春天播下夢想的種子,在夏天灌溉夢想的花朵,到秋天收獲夢想的果實。春因繁花而美麗,秋因收獲而充實,我們也要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里播種、耕耘、收獲。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最后祝大家中秋快樂,花好月圓人團圓!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

    中秋節演講稿三年級3

    親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涼爽的秋風、黃葉、成熟的果實和芬芳的金桂都向我們傳達了一條信息:秋天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我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之一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正在不遠處向我們揮手!今天,中國的演講題目是“中秋團圓節”。

      為了繼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中秋節自2011年起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也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因此,我們也有必要了解這個重要的節日。

      8月15日恰好在秋天的中間,所以叫中秋節。這是中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即春節、清明節和端午節。

      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思想內涵。中秋之夜,月光明媚,古人把滿月視為團圓的象征。所以,又稱八月十五是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常用月滿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其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抬頭望著明月,低頭想著家鄉。杜甫的露從今晚開始是白色的,月亮是故鄉的明亮。宋代王安石的春風綠江南岸。明月什么時候照我還?等待詩歌,都是千古絕唱,表達了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

      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亮進行的,所以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古代皇帝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社會制度。民間也有中秋節祭月的習慣,后來慢慢演變成輕松賞月。中秋賞月的習俗在唐代十分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都有詠月詩。如愿人長久,千里共禪娟。明月什么時候有,把酒問青天。等等都是流傳至今的故事。到處都有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樓的古跡。每當8月15日明月在空中時,月餅、石榴、棗子等水果都會在露天放在桌子上。拜月后,全家人圍著桌子坐著,邊吃邊聊,一起享受明月。

      吃月餅是中秋節的另一種習俗,象征著團圓。它的起源有很多說法。說到元末,江蘇泰州反元起義領袖張世誠(或朱元璋謀士劉伯溫)用中秋人互贈圓餅時,在蛋糕里夾著字條,上面寫著8月15日晚上殺韃靼人的字樣。大家都看到了蛋糕里的字條,一傳十傳百,如約在這個晚上殺了所有邪惡的韃靼人(元兵)。之后家家戶戶都吃蛋糕慶祝起義勝利,正式稱中秋圓餅為月餅。還有一種說法是,明洪武初年,將軍徐達攻占了元朝的大部分北京,好消息傳到了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向臣民們傳達了中秋節的文字,并獎勵了反元大起義時傳達信息的月餅。從此,月餅成了中秋節的法定食品,必須食用。

      學生們,關于中秋節有很多有趣的傳說,你可以上網查看。9月30日是農歷八月十五的中秋節。你不妨走出門。在月光下,你可以和家人分享切好的月餅,背誦詩歌和詩歌,贊美大自然的奇觀。多快樂啊!

      最后,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家庭團聚!謝謝你。

    【中秋節演講稿三年級】相關文章:

    中秋節三年級日記02-01

    中秋節三年級周記01-26

    中秋節周記三年級01-22

    三年級中秋節周記03-27

    難忘的中秋節三年級周記07-08

    小學三年級中秋節日記04-11

    小學三年級中秋節日記【精選】04-11

    小學三年級中秋節優美詩句12-17

    小學三年級關于中秋節的日記范文12-23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