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中秋節的教案

    時間:2025-03-03 15:26:07 中秋節 我要投稿

    中秋節的教案范文(精選6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的教案范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節的教案范文(精選6篇)

      中秋節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月亮是會變化的,中秋節的月亮是圓的。

      2、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學習圍繞主題“月亮”進行談話。

      3、喜歡與同伴交談,并安靜地傾聽同伴說話。

      活動準備:

      1、不同造型月亮的圖片(彎月、圓月)。

      2、有關中秋賞月的1幅圖畫。

      3、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磁帶、CD、練習冊。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孩子們昨天在家里有沒有吃月餅呀!月餅是什么樣子的呢?昨天為什么要吃月餅呀?(請幾個孩子來回答)

      2、因為昨天是8月15中秋佳節,每個人的家里都有圓圓的月餅吃,圓圓的月餅又香又甜真好吃。

      二、幼兒欣賞中秋節的圖畫。

      1、教師:你們見過月亮嗎?圖畫里的月亮是什么樣子的?你見到過的月亮是什么樣子的?(請幾個小朋友回答)

      2、幼兒分組討論,教師參與指導,提醒幼兒安靜地傾聽同伴說話。

      教師:一個小朋友在說話的.時候,其他小朋友要安靜地聽他說,等他說完以后再補充。

      3、教師邊出示月亮的圖片邊請幼兒回答:月亮有時候是圓圓的,有的時候是彎彎的。

      4、教師完整地朗誦一遍兒歌。

      教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關于月亮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提醒小朋友仔細傾聽)

      三、幼兒學習兒歌。

      1、教師:兒歌里說月亮是什么樣子的?什么時候變成圓圓的呢?(請幾個小朋友來回答,老師給幼兒提示及補充)

      2、兒歌里面說中秋到,月兒圓圓慶國慶,那是因為我們國家的國慶節馬上就要到了。

      3、教師:我們一起來念一念這首兒歌。根據幼兒對兒歌的熟悉度,可重復幾次。

      4、幼兒集體念一遍兒歌。

      小朋友們真棒!我們知道了中秋節的時候,月亮是圓圓的,圓圓的月亮就像我們的小圓臉。

      四、幼兒畫一畫月亮。

      教師:請小朋友們在練習冊上畫一個你喜歡的月亮

      2、幼兒傳書(老師繼續教孩子學習傳書)

      活動結束

      中秋節的教案2

      活動名稱:

      社會活動——過中秋。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是傳統的節日,月餅是該節日的特色食品。

      2、感受與同伴共同品嘗月餅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一些關于中秋節的圖片、各種形狀月餅的包裝盒、月餅、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月餅,吸引幼兒,然后談談我們什么時候吃月餅?引入中秋節的課題。

      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讓幼兒說說你會想到什么?中秋節有什么習俗呢?(讓幼兒知道中秋節是人自己的節日,過節時全家要團圓一起吃團圓飯、一起賞月、吃月餅等。)

      二、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傳說。

      教師:你們都吃過哪些味道的月餅?月餅又有哪些形狀的?

      介紹自己帶來的月餅盒的`形狀、顏色及畫面的內容。你們知道這些月餅盒上畫的是什么意思嗎?(讓幼兒了解月餅盒上的中秋情節。)

      三、根據幼兒所知道的關于中秋節的知識,讓幼兒觀看幼兒用書。

      四、教師提問幼兒、說說看完之后的感受。

      中秋節的教案3

      活動前言:玩具是小孩子們的新天地,現在的家中都是一個孩子,但是玩具卻是堆成了山,那么如何才能讓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玩具呢,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玩個小游戲吧,讓我們學會如何給幼兒園找家!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班里有許多玩具,玩過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處。

      2、嘗試根據玩具標記圖,一一對應收拾擺放玩具。

      3、愿意參與集體勞動。

      活動準備:

      1、會發聲的娃娃。

      2、玩具標記圖,幼兒用書——送玩具回家。

      活動過程:

      1、以送玩具娃娃回家的游戲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將玩具娃娃藏在教室的某個角落,帶領幼兒尋找發出哭聲的玩具娃娃。

      找到娃娃后關心娃娃為什么哭?家在哪里?然后把娃娃送回家,并啟發幼兒想象自己找不到家會怎樣?懂得玩具玩好后要送回家。

      2、認識玩具標記圖,初步學會一一對應收放玩具。

      教師提問:我們還有哪些玩具?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怎樣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家?

      教師出示幾種不同的玩具和設計好的玩具標記圖,讓幼兒說說這些玩具找誰做自己的標記最合適。

      幼兒自己手拿標記圖尋找,貼在相應的玩具籃上。

      根據玩具籃子的數量,選擇相同數量的幼兒將玩具根據標記放回玩具柜里。

      2、游戲“送玩具回家”,鞏固一一對應收放玩具。

      將剛才的玩具拿出來,一部分幼兒送,一部分幼兒評“什么玩具走錯了家。

      游戲可重復若干遍,讓每位幼兒都參與。

      3、幼兒閱讀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什么?圖上的小朋友早干什么?啟發幼兒用書本的知識來結局問題。

      中秋節的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風俗。

      2.引導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亮,通過給月亮設計衣服,體驗節日的快樂。

      3.體驗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一幅中秋節夜景圖 四張月亮逐漸變圓的圖片 蠟筆 35張月亮圖樣的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中秋節夜景圖,讓幼兒觀察。

      提問:圖上有什么?你知道明天是什么節日嗎?

      二、向幼兒介紹中秋節。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晚上月亮特別圓、特別亮。我們中國人有個習慣,中秋節這一天,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一家人一邊看月亮,一邊吃月餅,也可以玩花燈、放焰火,一家人團團圓圓,真快樂,所以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又香又甜的月餅也被人們做成圓圓的,像月亮一樣,"月餅"古代也被人們叫做"團圓餅",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秋天也是收獲的季節,糧食豐收了,水果豐收了,所以中秋節也叫豐收節。

      三、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四、你愿意為月亮姑娘設計一套合適的衣裳嗎?教師講解要領。

      五、幼兒為月亮姑娘設計漂亮的衣服。(在已畫好的月亮上,通過點、圓、線等形式進行裝飾,并涂色)

      六、教師巡回指導。

      月亮姑娘做衣裳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云彩裹在身上。 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后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像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做一件,重新量子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像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像一只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在還穿不上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教學反思:

      從本次活動的整個開展情況來看,對幼兒對傳統節日文化中秋很感興趣,了解了中秋要團圓,并能夠教育幼兒在節日時獻給爸爸媽媽自己制作的禮物。

      中秋節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2.能力目標

      了解人們過中秋節的各種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知道中秋節是盼望合家團圓的日子,激發學生對在這個日子仍堅守自己工作崗位的人們的敬佩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人們過中秋節的各種方式,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對在這個日子仍堅守自己工作崗位的人們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學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知道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是個團圓的日子。

      二、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

      1.說說自己家的中秋節是怎樣度過的。

      2.聽一聽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三、過中秋節的風俗

      1.欣賞圖片了解中秋節。(與課本圖片結合)

      2.朗讀兒歌知道中秋節。

      八月十五賞月節,擺上果餅來拜月。

      八月十五團圓節,親人團聚像過年。

      八月十五豐收節,敲鑼打鼓慶豐年。

      八月十五中秋節,傳統節日記心間。

      (兩個環節穿插、進行)

      四、向八月十五堅守崗位的勞動者致敬

      1.欣賞圖片,了解有許多人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團圓,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用自己與親人的分離贏得了更多人的快樂和幸福。

      2.激發學生對這些勞動者的敬佩和感激。

      五、課堂小結(機動)

      1.復習課堂上學習的兒歌,加深對中秋節的印象。

      2.欣賞歌曲《中秋大團圓》。

      教學反思

      教學中的成功之處

      1.一年級學生有意注意時間持續短,認識事物時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制作了視頻、圖片、歌曲等多媒體課件,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形象直觀地讓學生在無意中獲得了有關中秋節的知識,受到尊重、熱愛勞動者的教育。

      2.課堂充分體現了《品德與生活》生活化的特點,時時處處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學生上課時有話說,新知識的接受和內化也迅速。一上課,我就播放了一首大家可能在嬰兒時期坐搖搖車就到處能聽到的旋律《爺爺為我打月餅》,熟悉的旋律一下子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又自然地導入了新課; 我讓學生回憶剛過完的中秋節自己家里是怎樣過的,自然過渡到中秋節的習俗;我讓中秋節自己的爸爸媽媽沒有休息的學生說說為什么、自己的心情,進而讓小朋友們知道許多勞動者為了更多人的幸福放棄了休息,他們是值得尊敬的,要感謝他們------

      3.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少,又不會寫字,為了讓課堂內容在學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把教學內容編寫成兩句兩句朗朗上口的童謠,先教師領讀,再讓學生讀,這樣的內容反復出現;出示節日勞動者堅守崗位的圖片以后,也是每出示一個圖片就讓學生跟著老師道聲感謝,這樣,整節課回環往復,課堂既有詩的節奏和韻律美,又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4.上課時,兼顧了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品德的形成。一年級學生正是對課堂紀律初步認識感知、初步形成習慣的時期,我在課堂上很注意這方面的引導,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示意舉手回答時,有的學生總是爭先恐后亂回答,這時,我總是要指出“你看------同學真守紀律、舉手發言,讓他來說吧”,這樣,整整一節課秩序井然,學生的良好習慣得到有效的培養。

      5.對教學內容、文本內容的處理做到了詳略得當。對學生一看就懂的內容,看看就可以,對學生看了說了也不懂的內容,就重點講解重點突破。比如,學生對課本圖片上出現的“糧倉”就比較陌生,我就找了一些特寫圖,加上老師的講解,學生就明白了。

      教學的不足之處及改進辦法

      1.課堂上注重了嚴謹、有序,但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嚴謹有余而活潑不足。雖說學生整節課秩序都很好,但如果再加上一些活潑有趣的活動,學生學的會更輕松,例如,課中就可以加個活動,讓學生站起來,拍手讀兒歌,既活動身體,又活躍氣氛。

      2.由于是一年級學生,我感覺他們的認識水平、學習能力、合作能力、思維能力要差一些,所以課堂上預設的環節要多一些,留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討論的空間不夠多,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以后要盡量相信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為學生的探究、學習、交流討論創造更廣闊的空間,營造寬松的氛圍。

      3.教師上課時的激情不夠充沛,不能很好地感染學生。以后要在上課時要融入更多的熱情,打造精彩課堂。

      中秋節的教案6

      教學目的

      1、閱讀《中秋節》,認識節、八、月、十、夜、兒六個字。

      2、學習復韻母ie、ue、er,會認字形,會讀、會寫。

      3、學會整體認讀音節ye、yue。

      4、學習由ie、üe、er這些韻母與聲母組成的音節。

      教學重點

      1、認識五個字,學習復韻母ie、ue、er及與聲母組成的音節。會讀、會寫。

      2、整體認讀音節ye、yue的學習。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掛圖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時間

      教學任務:讀兒歌,認識生字、學習復韻母ie、üe、er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吃月餅嗎?那什么節日我們才會吃月餅呢?(中秋節)過中秋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歡歡樂樂地過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兒歌《中秋節》,板書課題。

      二、學習兒歌,認識生字

      1、學生聽一聽《中秋節》,這首兒歌。

      2、師范讀;學生自己試著讀一讀兒歌。

      3、說說中秋節是哪一天,這一天像征著什么?

      4、自己能讀的同學大聲讀給同們聽。

      5、指名學生讀,學生相互評議。

      6、師和同學們一起練習用拍手讀的方法,練習記憶。

      7、在讀兒歌的基礎上,通過出示生字卡片、組詞讀句子等方法認識六個生字。

      三、學習復韻母ie、ue、er和整體認讀音節ye、yue

      1、學習韻母ie、ue、r和整體認讀音節ye、yue

      (1)觀察圖,隨觀察隨出現ie的韻母,說說它的組成?

      (2)學生讀準字音、認識字形。

      (3)出示整體認讀音節ye。引導學生:ie和ye讀音相同,但ie是韻母可以和和別的聲母組成的新的音節,ye是固定音節,要整體認讀。

      (4)üe、yue的`出示方法和學習方法與ie、ye的方法相同。提示y和üe組成音節時ü上的兩點省寫。

      2、er的發音難度較大,可以借助口語中的而且、耳朵、兒子等幫助發音。

      3、正確書寫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1)可采取學生討論、教師執筆、大家評議的方法。

      (2)和學生一起看怎樣寫漂亮。

      四、總結

      這節課你們都學到了什么?

      第2課時 時間

      教學任務:鞏固練習、寫好韻母ie、ue、er和整體認讀音節ye、yue,并練習與聲母的拼讀。

      四、 復習ie、ue、er和整體認讀音節ye、yue的發音

      二、 拼拼讀讀

      1、觀察圖,可按照聲母韻母音節音節詞語,學生自己先試著拼一拼。

      2、向學生介紹拼音方法:前音輕短,快速與韻母碰撞。

      3、指名學生試拼,試拼后肯定、鼓勵學生,為以后打下基礎。

      4、出示帶調的音節。(強調ü和j、q、x相拼時要去掉兩點)

      xüexue tong xué

      diedie hu die

      三、找一找ie、ue、er能和那些聲母做朋友。

      1、出示部分聲母和韻母,讓學生連線試作。

      2、指名學生拼讀。

      四、書寫練習,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五、完成練習冊上的相關練習。

      六、作業

      在拼音本上練寫韻母ie、ue、er和整體認讀音節ye、yue。

      板書設計

      13 中秋節

      節 八 月 十 夜 兒

      課后附記

    【中秋節的教案】相關文章:

    中秋節教案08-30

    中秋節的教案11-06

    中秋節活動教案(精選)06-10

    《中秋節》大班教案02-17

    大班中秋節教案02-23

    (優秀)中秋節教案10-28

    中秋節大班教案11-06

    《中秋節》教案模板10-11

    小班中秋節教案08-22

    中秋節教案優秀10-27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