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活動教案模板(通用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節活動教案模板(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秋節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場地布置 制作材料的準備 表演節目的'準備
活動形式:全園集體活動
活動流程:介紹節日—園長致辭—欣賞故事—制作月餅—師生節目表演(分享石榴)—親子分享月餅。
活動過程:
(一)介紹節日
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
(二)園長致辭
(三)欣賞故事
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四)制作月餅
1、中秋節吃什么?
2、老師示范做月餅。
3、幼兒動手做月餅。
師生表演
學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親子分享
人員安排:根據情況自行擬定
教學反思: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重大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嘗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
中秋節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仔細傾聽錄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說說中秋節的來歷、習俗。
3、感受傳統節日的風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鄉情。
4、引導幼兒在故事中學習,感悟生活。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目標1和2
難點:目標3
活動準備
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活動過程
1、導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導入活動主題
2、傾聽《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3、引導幼兒說說中秋節的`習俗,大人,小孩怎樣過中秋節。
4、說說課本里的小動物怎樣過中秋節?并著重認識“中秋節、團圓”這兩個詞。
5、老師講解中秋節的象征意義:中秋節是一個美好、團圓的節曰。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6、結束:老師,幼兒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教學反思
1、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對傳統節日認知的需要,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
2、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所選的歌曲和錄音故事作為學習的主體始終貫穿于活動的整個過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兒的比較喜歡,參與性強。
3、幼兒能簡單、流暢講述中秋節的習俗,很好的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中秋節活動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了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吃月餅,體會分享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月亮變化的圖片;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的視頻 ;
3、為每一個孩子準備半塊月餅。
三、活動過程: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通過童謠《月姐姐》),讓孩子們知道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2、中秋節也叫團圓節,說說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么過中秋節的?答:如中秋節晚上一家人一邊看月亮一邊吃月餅、放煙火、玩燈,一家人團團圓圓等。 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么?
3、看民間故事《嫦娥奔月》的視頻,讓小朋友了解這個有關中秋節的民間傳說,師生對故事進行討論。
4、觀察月餅,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分享的快樂。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通過民俗、民間傳說《嫦娥奔月》和觀察并分享月餅三個方面讓小朋友認識中秋節,下面說兩點這次活動的不足:
1、配合童謠《月姐姐》展示的月亮變化的圖片由一個個單獨的圖片改為電子版的圖片在幻燈片上進行演示,這樣更科學、更形象。
2、此次活動中秋節一家人團團圓圓這一意義體現不夠充分,在過程的第二和第三部分要注意處處滲透中秋節也叫團圓節這一認識。
中秋節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了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
4、運用物品特征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5、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活動準備:
1、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塊月餅,并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品名。
2、民間故事《常娥奔月》
活動過程: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3、了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么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么?
4、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A、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
——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B、月餅為什么是圓的呢?
C、老師小結。
D、分享月餅。
5、聽故事《常娥奔月》。
活動反思: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以中秋節為主題設計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助于幫助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相關文化,感受花好月圓和合家團圓的美好氛圍。
從本次活動的整個開展情況來看,對孩子進行節日文化教育,孩子的直接體驗是非常重要,只有直接體驗到的,感受才會更加深刻,教育目標的達成度才會更好,當然這對于教師和家長的要求就會高些,但是只要對孩子是好的,老師就應該用心去做好的,相信也一定會取得好的成績!
中秋節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積極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和體驗。
活動說明:九月的教師節剛過,孩子們便告訴我:“老師馬上要過中秋節了”。孩子們積極的議論讓我們敏感的'意識到幼兒對中秋節的興趣和關注。中秋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為了提高幼兒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興趣,加深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和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熱愛之情,就此,開展了“快樂的中秋”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和表現,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欣賞《嫦娥奔月》的故事
看看講講《月亮燈籠》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相應資料:人們過中秋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童謠“中秋夜”,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中秋節活動教案6
設計意圖:
中秋節對中班的幼兒來說還是比較陌生,本次活動設計主要是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淵源的喜愛與認識。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所以本次活動通過聽故事,吃月餅和欣賞音樂,使孩子對中秋節有一些認識。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的來歷、習俗。
2、體驗與同伴一起過節的快樂。
3、讓幼兒了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4、運用物品特征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重難點:
知道中秋節的由來,以及人們對傳統節日的喜愛與向往。
活動準備:
有關中秋節的圖片,月餅(每人一塊)、多媒體。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提問: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吃月餅嗎?
2、你們知道什么時候吃月餅嗎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圖片,請小朋友一塊看一下圖中都有些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2、接下來,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故事,小朋友們仔細聽,聽完之后,請小朋友說一說為什么要吃月餅(故事開始,從前)
小結:明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大家一塊過中秋節,吃月餅、賞月。
3、教師宣布中秋節的活動開始了,首先,給每位幼兒一邊吃月餅,一邊聽音樂。感受與同伴在一起過節的快樂。
4、音樂停止,教師同幼兒再一次說出“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也希望小朋友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人聽。
5、中秋節的'活動結束。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今天是不是過的很開心呀,晚上回家后跟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塊賞月。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設計幼兒已經知道了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有許多小朋友都表現的很被動,所以,這類活動應放在中秋節前后來搞更能加深對節日的概念,以及深入到活動當中。
【中秋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秋節活動教案(精選)06-10
中秋節活動教案06-09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02-23
中班活動教案《中秋節》08-02
大班中秋節活動教案09-07
慶祝中秋節活動教案12-24
中秋節主題活動教案10-30
【熱門】中秋節活動教案11-08
中秋節活動教案(實用)06-10
(集合)中秋節活動教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