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12月6日下元節

    時間:2020-10-21 16:06:45 其他節日 我要投稿

    2014年12月6日下元節

      12月6日,下元節

      下元節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歷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歷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


      農歷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節”。此時,正值農村收獲季節,武進一帶幾乎家家戶戶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團子,包素菜餡心,蒸熟后在大門外“齋天”。又,舊時俗諺云:“十月半,牽礱團子齋三官”。原來道教謂是日是“三官”生日,道教徒家門外均豎天桿,桿上掛黃旗。晚上,桿頂掛三盞天燈,做團子需三官。民國以后,此俗漸廢,惟民間將祭亡、燒庫等儀式提前在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時舉行。


      飲食風俗是節日習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在長期的、眾多的節日活動的實踐中,形成了獨立的`、特殊的節令食品,諸如春節吃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它同其它風俗習慣一樣,作為民族的一種共同情感、共同心態.統一著人們的節日行為,對節日的生存、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下元節也有其獨特的節令食品,以北京為例,過下元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紅小豆做的“豆沙餡兒”。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這種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幾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節令食品了。

    【2014年12月6日下元節】相關文章:

    國旗下元旦主題演講稿范文(精選16篇)12-19

    勞動節征文:快樂的勞動節12-20

    母親節和父親節的由來11-28

    北京國慶節旅游攻略-國慶節01-04

    教師節主題班會優秀反思-教師節12-27

    重陽節手抄報:敬老節的習俗08-02

    國慶節大連旅游攻略-國慶節12-28

    元宵節的故事【元宵節故事匯總】06-28

    端午節諺語12-19

    《節溫器》說課稿03-31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