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03 19:53:24 中小學知識資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主要是關于提出最優教學方法的處方的一門學科,這些最優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發生預期的變化。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1】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系統學習的,也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分數的意義是今后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學生已經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本節課重點是讓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 來表示,許多物體看作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 來表示,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單位的意義。

      能力與方法:通過主動學習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借助為分數配圖,發展學生對美的體驗與欣賞;揭示分數的產生,豐富學生的數學文化;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養成學生傾聽、質疑等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能從具體實例中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準確理解單位”1”.

      教學方法

      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 讓學生充分感知,整堂課層層推進、步步深入。課堂中教師力求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在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讓他們歸納總結。

      教學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準備圓形紙,正方形紙、練習紙、小木棒等多種學具。

      教學過程

      一、理解單位“1”

      1、談話交流引入

      教師板書“1”,同學們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是幾?今天我們就從這個小小的“1” 來開始展開學習這節課的內容。

      老師往這一站就可以用幾來表示?“1”除了可以表示一個人,還可以表示什么?(生答:一臺電腦、一塊黑板、一張桌子等等)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一年級的孩子都知道,但現在我們是五年級的同學了。“1”除了可以表示一個人、一臺電腦、一塊黑板等等,還可以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嗎?(引導學生說出“1”還可以表示一群人、一堆物品、一排桌子等等)

      演示:課件出示生活中的物體,深入理解一個物體和一些物體都可以用“1”來表示,加深對整體單位“1”的理解。

      比較:現在的“1”和以前的“1”還是一樣的意思嗎?(現在的“1”不但可以表示一個個物體,還可以表示一堆物體、一群物體等等。)

      結論:通過我們剛才的談話和觀察我們發現一個物體或是一些物體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都可以用“1”來表示。在數學中我們通常把這個廣義的“1”叫做單位“1”。

      2、深入理解單位“1”

      課件出示: 三個西瓜你會用幾來表示?如果我想用單位“1”來表示應該怎么辦?(用集合圈把它圈起來)。六個西瓜還能用一來表示嗎?那應該用幾來表示呢?為什么?12 個西瓜呢?為什么?(因為這里有四圈也就是4個“1”)

      總結:原來我們發現有一個單位“1”就可以用1來表示。有幾個單位“1”就可以用幾來表示。

      導入新課:這些都是我們了解的整數,可要是不足單位“1”那還能用整數來表示嗎?那你會想到什么數?揭示課題:分數的意義

      二、理解分數的意義

      課件出示四分之一,看到這個分數你想到了什么?(讓學生自由回答,回憶三年級學過的內容。)

      1、理解一個物體的.四分之一

      同學們剛才說的很好,課前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學具圓片、正方形紙、和練習冊等等,利用這些材料折一折、分一分、畫一畫,找出四分之一。

      可引導學生想想:你是把什么看做一個整體單位“1”的?分成了幾份?其中的幾份就是四分之一?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的想法:

      生:把一個圓片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圓片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張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就是這張正方形紙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張圓片的四分之一。

      ……強調:你在分時應該怎樣分才合理?你找到的四分之一是把什么看作單位“1”?是誰的四分之一?。

      2、理解一個整體的四分之一

      課件出示下面一些物體:你能不能從下面這些物體中找到出四分之一呢? 我想讓同學們先交流交流,在練習紙上分一分,畫一畫找出四分之一,小組交流后匯報。

      在學生找的同時,引導他們思考:你是把什么看作單位“1”的?平均分成了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單位的“1”的四分之一?

      生:把這四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這4個蘋果的四分之一。

      生:把八個正方體看做單位“1”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這八個正方體的四分之一?

      生:把十二個五角星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這十二個五角星的四分之一。

      這個四分之一是把誰看做單位一呢?怎樣才能把這四個蘋果看做單位“1”呢?課件展示四分之一的形成過程。

      操作:你們的學具袋中也有一些像老師這樣許多物體組成的單位“1”,拿出來畫一畫、分一分,從單位“1”中找出四分之一,并和同學們交流交流。

      生:我把8個圓圈看做單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這8個圓圈的四分之一。

      ……強調:你在分時是把誰看作單位“1”。

      3、對比總結

      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的四分之一,這些四分之一的單位“1”相同嗎?各是把誰看作單位“1”?可為什么都用四分之一來表示呢?

      引導學生理解:雖然它們的單位“1”不相同,但它們都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四份,取了其中的1份。

      4、尋找分母是四的其他分數

      課件出示剛剛同學們的操作材料想:除了四分之一你還能找到其他分母是4的分數嗎?說說你是怎么找到的?

      5、創造分數

      拿出學具中的12根小棒,利用這些小棒擺一擺、分一分,看看你能從小棒中發現哪些分數。思考:你把這些小棒分成了幾份其中的幾份就是這12根小棒的幾分之幾?

      生:我把這些小棒分成了6份,我找到了六分之一,六分之二等等。

      生:我把這些小棒分成了3份,我找到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等等。

      ……教師順勢板書學生找到的分數。

      6、總結分數的意義

      在前面觀察、操作、交流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總結出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三、認識分數單位

      告訴學生:分數和整數一樣也有它的分數單位。在分數中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就是分數單位。如:四分之一、六分之一、三分之一、十二分之一都是分數單位。并讓學生說說都是哪些分數的分數單位。如六分之一是六分之五的分數單位等等。

      練習:老師報數學生說出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并說說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四、深化練習

      1、讀讀下面有關分數的資料,說說每個分數的具體含義,并談談你的感受。

      (1)我國小學生的近視人數約占總數的五分之一。

      (2)小學生睡眠不足的人數大約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小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應占一天(24小時)的八分之三。

      (3)死海的表層的海水中含鹽量達到了十分之三。

      2、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的涂色部分(見課件)

      3、下面各圖中用分數表示的陰影部分對嗎?說說理由。(見課件)

      4、圖形中找分數

      圖中藍色部分是由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重疊后得到的,根據圖形填空。

      圖形中的藍色部分面積各占大正方形面積的( ),占大長方形面積的( )、占整個圖形面積的( )。

      5、數學智慧

      這里有三盒巧克力,老師要求只能拿走每盒巧克力的1/5,可是小玲卻從第一盒中拿走了1顆,從第二盒中拿走了2顆,從第三盒中拿走了3顆,這是為什么?

      【2】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探究活動中,逐步理解一個整體,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意識。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單位“1”和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和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自制教學課件

      學具準備:小棒、練習紙

      設計意圖: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課前通過與學生的談話引出分數后,短短的一句“關于分數,你已經知道了什么”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到了新知與舊知的鏈接點,接著又借助媒體教學手段向學生介紹分數的由來,適時滲透了數學文化思想。使學生的思維開始了“起跑”。

      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力求引在核心處,撥在關鍵處,讓學生自主探究、補充概括,借助于課堂這個思維“運動場”,不著痕跡地引導學生理解分數的真正含義。從引導學生“起跑”到“加速”,最后“沖刺”,水道渠成,促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通過師生之間的談話引出分數。

      2、關于分數,你已經知道了什么?

      3、 提出要求:

      師:從剛才的表現可以看出**班的同學們都很棒。呆會兒合作時,先聽清楚老師的要求再動口說一說、動手做一做,可以嗎?

      二、分數的產生

      1、板書課題

      師:課前我們一起聊到了分數,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認識分數。

      師:你知道古人是怎樣表示分數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理解分數的意義

      1.理解一個整體

      (1)、找出各種材料的1/4。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材料,你能分別找到它們的四分之一嗎?

      師:那就請同學們開動腦筋,分一分、涂一涂,找出它們的1/4。

      然后同桌之間說一說,你是如何找到它們的1/4的。聽明白了嗎?

      (2)、匯報交流

      教師進行規范:

      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條線段的1/4。

      突出整體:

      師:這里的1/4是如何得到的呢?

      生:我把4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1/4。

      師:這是他的想法,還有不同想法嗎?

      生:把4個蘋果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1/4 。

      師:說得不錯。只要把這4個蘋果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1/4。

      進行知識遷移:

      生:我是把8個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1/4。

      (3)小結:

      提問:剛才我們在不同的材料里找到了四分之一,找的過程中有什么相同的或不同的地方。

      不同點:材料不同。

      跟進:但我們都把這些材料看成了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多個物體。

      相同點:都是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了這樣的一份,得到了這個整體的四分之一。

      2、理解單位“1”。

      (1)深化理解一個整體

      學生自主創作:

      師:現在,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選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們的1/4。開始吧。

      交流匯報:

      師:你用幾根小棒表示1/4?你把幾根小棒看作一個整體?你能說說這個1/4的含義嗎?(多說幾個)

      師:一根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兩根也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三根、四根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就是說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可以用1/4進行表示呢?——一個整體

      學生說4根小棒、8根小棒,師:4根小棒、8根小棒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

      (2)揭示單位“1”。

      師:說的真好。在數學中,通常把一個整體叫做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可以用1/4來表示。(板書單位1)

      師:剛才我們通過動手畫一畫、分一分等方法,深入理解了四分之一的含義。下面我們一起做一個猜數游戲,準備好了嗎?

      師:如果一個菠蘿用三分之一表示,他是把什么看作單位1呢?——果然如此。

      師:如果2個橘子用五分之一來表示,她的單位1,又是多少呢?你是怎樣想的?

      師:同學們真是了不起!已經能很快地找到單位1了。

      3.理解分子、分母的含義

      (1)、找其他分數

      師:剛才我們把4個蘋果、8個三角形分別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份,找到了1/4。現在請你繼續觀察,還能發現其他的分數嗎?

      那就請同學們動手涂一涂,用陰影表示出這個分數,并把這個分數寫在下方,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這個分數的含義。

      (2)、匯報交流

      師:誰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數?

      生:把4個蘋果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2份就是2/4。

      (3)比較:

      師:在剛才同學們動手涂一涂,寫一寫的時候,老師發現,有些同學找到了,這幾個分數。(課件使用說明:點擊課件出現:

      師:觀察這些分數,你發現了什么?

      生:分母都是4

      師:為什么分母都是4呢?

      生:因為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

      師: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單位“1”。

      師:要是單位“1”平均分成5份,分母是幾呢?——5。平均分成6份——分母就是——6。

      師:分母其實就是表示——平均分的份數

      師:同學們的觀察力可不一般吶。還有什么發現嗎?

      生:分子各不相同,都差1

      師:分母為什么會不一樣呢?

      生:取的份數不同

      師:平均分成4份,取這樣的一份就是1,兩份就是——2,三份就是——3

      師:分子其實就是表示——取的份數

      師:同學們不僅觀察能力強,分析、概括能力也很出色。

      4. 揭示分數的意義。

      (1)逐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師:我們通過動手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已經認識了很多的分數。

      現在老師再寫一個分數5/9,你能說說它的含義嗎?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9份,這樣的的5份,就是單位1的5/9。

      師:已經會用單位1來說了,真好。誰也愿意來試一試呢?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9份,這樣的的`5份,就是單位1的5/9。

      師:說的真好。如果不是平均分成9份,板書5/( ),那么它的含義是什么呢?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很多份,取這樣的5份,就是5/( )。

      師:很多份可以是幾份?——2份,3份……

      師: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表示(板書:若干份)

      師:如果取的份數也不是5份了,板書( )/( ),那么這個分數的含義是什么呢??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若干份,就是( )/( )

      師:可以取這樣的一份,也可以取這樣的……幾份。

      小結:像同學們所理解的,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板書)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分數的意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理解分數單位

      師:分數和整數一樣,也有計數單位。像這樣表示其中一份的數我們叫做分數單位。

      1/4,2/4,3/4,4/4的分數單位就是——1/4

      師:5/9的分數單位?

      生:1/9

      師:5/99

      生:1/99

      師:( )/1000

      生:1/1000

      師:老師都還沒說分子呢,你怎么就知道分數單位了?

      生:分數單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數

      師:也就是說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

      師:那3/4里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呢?5/9里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呢?

      5.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合作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四、練習鞏固。

      師:看來同學們的收獲還真不少。請同學們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分數。

      1.填一填

      (1)說說3/5的意義

      (2)同意嗎?

      (3)3/8的分數單位是多少?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點擊生活

      哪位同學愿意來讀一讀,并說說其中分數的意義。

      (1)、我校五年級學生約占全校學生的1/6

      (2)、長江約3/5的水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師:還有幾分之幾的水體沒受污染呢?

      師:受污染水體多還是沒受污染的水體多?——怎么想的?

      師:有什么想說的?——要保護環境

      師:看來同學們很有環保意識。那你希望,長江受污染的水體占長江水體的幾分之幾呢?

      師:大家都有美好的希望,那就讓我們拿出實際行動,共同來保護環境。

      (3)、姚明的頭部高度約占他身高的1/8

      師:我們的身體中還蘊藏著很多分數,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去查一查資料。

      五、總結全課、質疑問難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l 課后反思:

      幫助學生復習了有關分數的舊知后,我出示了4張圖,組織學生分別找出他們的1/4。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操作,在領會其實際意義的過程中,逐步理解了一個物體、一些物體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從而切入到本課的重點。巧妙地利用對1/4的理解,連接了舊課與新課。

      接著讓學生利用一些小棒拿一拿、猜一猜,深化理解了一個整體,從而為單位“1”的揭示作了知識上的鋪墊。揭示單位“1”后,又安排了一個猜數游戲,使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升華,加深了單位“1”的理解。接下去,我再次利用4個蘋果和8個三角形這兩個素材,讓學生自主找其他分數,通過對1/4、2/4、3/4、4/4的比較得出分子與分母的含義,從而為接下來分數意義的揭示打下了基礎。最后通過對5/9、5/( )、( )/( )含義的敘述逐步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建構主義教學論認為:學生的知識建構不是教師傳授與輸出的結果,而是通過親身經歷,通過與學習環境間的交互作用來實現的。分數的意義是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所以我在新授過程中,以初步理解一個整體——深化理解一個整體——理解單位“1”——理解分數的意義為主線,通過學生對不同材料的操作、在交流和表達中建立分數的感念,使學生的思維開始“加速”

      最后通過對本節課學習的總結,進行有效的練習,使學生的知識技能得以落實。最后通過信息技術讓學生在課后也參與到學習中去,把課堂延伸到課外,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從而了解更多有關分數的知識。使學生的思維開始“沖刺”。

      l 板書設計:

      分數的意義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一個物體 一些物體

      5/9 5/( ) ( )/( )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分數應用題復習教學設計04-03

    平面設計之標志設計的意義03-18

    深度探究設計的任務與意義03-09

    平面設計的意義與特點03-06

    小學生數學分數連除應用題教學設計04-02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發散性思維的意義03-20

    品牌形象設計的意義03-26

    公開教學的多層意義03-08

    小學六年級上冊《分數應用題》教學設計02-17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