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外科主治醫師章節考點:血管瘤

    時間:2024-09-07 01:45:36 外科主治醫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外科主治醫師章節考點:血管瘤

      血管是指血液流過的一系列管道。人體除角膜、毛發、指(趾)甲、牙質及上皮等處外,血管遍布全身。按血管的構造功能不同,分為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三種。

      血管瘤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多見于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殘余的胚胎成血管細胞,發生于口腔頜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數發生于顏面皮膚、皮下組織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組織,少數發生于頜骨內或深部組織。血管瘤按其臨床表現及組織學特征一般可分為毛細血管型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及蔓狀血管瘤,其中以毛細血管瘤及海綿狀血管瘤較常見。

      臨床表現

      一、毛細血管型血管瘤,由發育異常的擴張的毛細血管構成。

      1.多發于顏面部及口腔粘膜。

      2.不高出皮膚者為鮮紅或紫紅色,周界清,外形不規則,呈葡萄酒斑狀;高出皮膚者表面高低不平,似楊梅狀。

      3.壓迫瘤體時由于血液流出瘤體,表面顏色退去,解除壓力后,血液立即充滿瘤體,恢復原有的大小及色澤。

      二、海綿狀血管瘤,由發育畸形的無數血竇組成。

      1.藍紫色、柔軟的包塊。

      2.可壓縮。

      3.體位元移動試驗陽性,即瘤體低于心臟平面時瘤內血液回流受阻,瘤體增大,瘤體高于心臟平面時血液回流通暢,瘤體縮小。

      4.在柔軟的瘤體內有時可捫及靜脈石。

      5.穿刺抽出可凝固全血。

      三、蔓狀血管瘤,由血管壁顯著擴張的動脈與靜脈直接吻合而成。

      1.腫瘤高起呈串珠狀,表面溫度較高。

      2.捫診有搏動感,聽診有吹風樣雜音。

      3.壓閉供血動脈則搏動及雜音消失。

      血管瘤診斷鑒別

      診斷依據

      1.瘤體外觀特征(葡萄酒斑狀或楊梅狀等)。

      2.壓之褪色或縮小

      3.體位元試驗陽性,捫診及靜脈石,穿刺抽出凝全血(海綿型),捫有搏動感,聽診吹風樣雜音,壓閉供血動脈及雜音消失(蔓狀型)

      4.血管造影示瘤區造影劑濃聚或血管畸形

      5.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

      血管瘤治療

      治療原則

      1.手術治療,局限者可全部切除,范圍廣者可部分切除。

      2.微波透熱治療,主要應用于海綿狀型。

      3.放射治療,用于嬰幼兒毛細血管瘤和表淺的海綿狀血管瘤。

      4.硬化治療,用于海綿狀血管瘤。

      5.冷凍治療,用于楊梅狀及海綿狀血管瘤6.激素治療,用于嬰幼兒血管瘤7.血管內栓塞,用于蔓狀和巨型海綿狀血管瘤。

      用藥原則

      一般性手術的預防性抗感染選用磺胺類藥物(如復方新諾明)或主要作用于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紅酶素、青酶素等)。體質差或并發感染者常聯合用藥,較常用為:作用于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慶大酶素)+作用于厭氧菌的藥物(如滅滴靈)。手術前后感染嚴重或有并發癥者可根據臨床和藥敏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

    【外科主治醫師章節考點:血管瘤】相關文章:

    外科主治醫師章節考點:肩周炎表現03-23

    外科主治醫師章節考點:滅菌法03-23

    外科主治醫師章節考點:肩周炎的病因03-22

    外科主治醫師章節考點:腸疾病03-23

    外科主治醫師章節考點:頸部疾病03-23

    外科主治醫師章節考點:胰腺疾病03-23

    外科主治醫師章節考點:軟骨瘤03-22

    外科主治醫師章節考點:膽道疾病03-22

    外科主治醫師章節考點:骨與關節感染03-23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