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幼師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時間:2025-07-03 16:26:47 詩琳 教師資格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師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在各領域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試題,試題可以幫助主辦方了解考生某方面的知識或技能狀況。什么樣的試題才是科學規范的試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師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師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幼師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1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

      1.學前兒童心理發展最為迅速和心理特征變化最大的時期是( )

      A.0—1歲 B.1—2歲

      C.2—3歲 D.3—6歲

      2.幼兒的行為動機常表現為( )

      A.內部動機 B.間接動機

      C.直接動機 D.遠景動機

      3.有的兒童在觀察時,能夠根據觀察任務,自覺地克服困難和干擾進行觀察。這說明他們觀察的( )

      A.持續性延長 B.目的性加強

      C.細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

      4.“六一”兒童節聚會時,小朋友們一聽到《我愛北京天安門》這首樂曲時,就知道自已曾經唱過。這種記憶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 )

      A.再認 B.識記

      C.回憶 D.保持

      5.我國心理學家林傳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兒已有兩種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緒反應,即( )

      A.愉快與驚奇 B.愉快與悲傷

      C.愉快與厭惡 D.愉快與不愉快

      6.屬于兒童道德范疇的社會性內容是( )

      A.親子關系 B.親社會行為

      C.同伴關系 D.性別角色行為

      7.幼兒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狀,一會兒想像它是一匹飛奔的“駿馬”;一會兒想像它是一座會動的“山”……這種想象屬于( )

      A.無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幻想

      8.在皮亞杰關于兒童思維發展的階段理論中,2—4歲兒童的思維處于(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概念或象征性階段

      C.直覺思維階段 D.具體運算階段

      9.某小朋友在語言活動中,一直認真地、完整地聽完了老師講的故事。這說明該小朋友具有( )

      A.注意的選擇性 B.注意的范圍

      C.注意的穩定性 D.注意的分配

      10.兒童從出生至3個月處于前言語的( )

      A.簡單發音階段 B.連續音節階段

      C.學話萌芽階段 D.復雜發音階段

      11.學前兒童行動過程中,體現學前兒童意志發展的最主要指標是( )

      A.有意性 B.目的`性

      C.計劃性 D.堅持性

      12.在幼兒期,應主要發展幼兒的( )

      A.第二語言 B.書面語言

      C.口頭語言 D.對話語言

      13.新生兒的心理,可以說一周一個樣;滿月以后,是一月一個樣;可是周歲以后發展速度就緩慢下來;兩三歲以后的兒童,相隔一周,前后變化就不那么明顯了,這表明了學前兒童心理發展進程的一個基本特點是( )

      A.發展的連續性 B.發展的整體性

      C.發展的不均衡性 D.發展的高速度

      14.屬于性格特點的是( )

      A.動力性 B.遺傳性

      C.慣常的行為方式 D.對刺激的反應強度

      15.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一定年齡階段的兒童心理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這個“一定年齡階段”是( )

      A.0—1歲 B.1—3歲

      C.3—6歲 D.0—6歲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二、解釋概念(術語)(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6.攻擊性行為

      17.無意注意

      18.創造想象

      19.能力

      20.敏感期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請任選3小題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題計分。每小題8分,共24分)

      21.簡述學前兒童感知覺發展的主要階段。

      22.簡述幼兒期自覺行動目的發展的過程。

      23.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總趨勢表現在哪些方面?并作簡要說明。

      24.幼兒常見的記憶策略有哪些?并略加解釋。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請任選1小題回答,合答的只按前1小題計分。每小題12分,共12分)

      25.試說明思維的發生發展對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意義。

      26.試具體說明幼兒自我評價發展的趨勢及其主要特點。

      五、案例分析題(共14分)

      27.最近,一位母親來信反映她3歲半的孩子患口吃至今已整整一年多。表現為一說話便高度緊張,言語斷斷續續,尤其是在人多的場合更是如此。雖然夫婦倆經常提醒、糾正孩子的說話,有時甚至還嚇唬、懲罰孩子,但收效很小。孩子已變得十分沉默、自卑。據這位母親反映,他們夫婦倆及孩子的直系親屬的言語能力均屬正常;孩子的聽覺、發音等器官及相關的言語系統經醫院檢查也無異常。這位母親十分焦慮、苦惱,但再也不知怎樣做才好。請你幫這位母親就其孩子患口吃的原因進行準確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矯治方法。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A 2.C 3.B 4.A 5.D

      6.B 7.A 8.B 9.C 10.A

      11.D 12.C 13.C 14.C 15.D

      二、解釋概念(術語)(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6.攻擊性行為也稱侵犯行為,是指傷害他人或東西的行為,如打人、罵人、故意損壞東西、向他人挑釁引起事端等。

      17.無意注意是指沒有預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產生的注意。

      18.創造想像,是根據自己的創見,獨立地構建新形象的過程。

      19.能力是指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征。

      20.敏感期(也稱最佳期),是指兒童學習某種知識和形成某種能力或行為比較容易、兒童心理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任選3小題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題計分。每小題8分,共24分)

      21.(1)原始的感知發展階段。

      (2)從知覺的概括向思維的概括過渡階段。

      (3)掌握知覺標準和觀察力發展階段。

      22.(1)缺乏明確的目的。

      (2)外來目的起重要作用(幼兒初期)。

      (3)自覺的行動目的逐漸形成(幼兒中期)。

      (4)有了比較明確的行動目的(幼兒晚期)。

      23.(1)從簡單到復雜。

      (2)從具體到抽象。

      (3)從被動到主動。

      (4)從零亂到成體系。

      24.(1)反復背誦或自我復述。

      (2)使記憶材料系統化。

      (3)間接的意義識記。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任選1小題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題計分。每小題12分,共12分)

      25.(1)①思維的發生標志著兒童的各種認識過程已經齊全。

      ②思維的發生發展使兒童其它的認識過程發生質變。

      ③思維的發生發展使兒童的情緒、意志和社會性行為得到發展。

      ④思維的發生標志著學前兒童自我意識和意識的出現。

      (2)具體說明

      26.(1)①從依從性的評價發展到自己獨立評價。

      ②從對個別方面的評價發展到對多方面的評價。

      ③從對外部行為的評價向對內心品質的評價過渡。

      ④從具有強烈情緒色彩的評價發展到根據簡單的行為規則的理智的評價。

      (2)具體說明

      五、案例分析題(共14分)

      27.(1)對該孩子口吃原因的分析:

      造成口吃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但更多為心理性的。從來信可推斷出該孩子患口吃的原因為心理性的。具體的原因有:①孩子說話時過于急躁、激動和緊張,2—3歲兒童在急于表達自己的思想時,容易出現言語流節奏的障礙;②父母急躁、簡單而又粗暴的處理方式加劇了孩子的緊張;③模仿口吃患者。

      (2)矯治方法:

      ①為孩子創設寬松的言語氛圍,解除孩子的緊張情緒;②教育孩子說話時不要急躁,想好后再慢慢說出;③教育孩子不模仿別人的口吃;④對孩子說話的每一點進步,父母都應及時強化、鼓勵。

      幼師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干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所得材料自然、真實的一種研究方法是()。

      A、問卷法

      B、談話法

      C、觀察法

      D、實驗法

      2、3歲幼兒一般能集中注意約()。

      A、5分鐘

      B、10分鐘

      C、15分鐘

      D、20分鐘

      3、視覺發展的敏感期為()。

      A、O~4周

      B、4~8周

      C、O~3個月

      D、O~6個月

      4、眼手協調動作發生于()。

      A、2~3個月

      B、3~4個月

      C、4~5個月

      D、5~6個月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嬰兒主要依靠與具體事物和事件聯系進行時間定向

      B、4歲以后,兒童開始能夠學習對持續時間進行估計

      C、兒童時間知覺發展的方向是時間知覺與時間概念結合起來

      D、5歲以后兒童能夠以行動作為估計時間的參照物

      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一般認為,嬰兒對喂奶姿勢的再認是第一個條件反射出現的標志

      B、人工條件反射是在實驗中經過專門提供的刺激反復作用而建立的條件反射

      C、最初人工條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條件反射

      D、新生兒的習慣化是不學而能的

      7、下列哪種活動體現了幼兒的再造想象?()

      A、有些孩子經常會生造一些詞語

      B、在繪畫時,有的幼兒把太陽畫成綠色

      C、有的'幼兒在看圖說話時,能說出許多圖上沒有但與主題相關的內容

      D、幼兒把音階想象成“走樓梯”,從而來理解音階

      8、標志著兒童思維真正發生的是()。

      A、語詞概括的出現

      B、真觀概括的出現

      C、動作概括的出現

      D、感知概括的出現

      9、某幼兒給“魚”下定義時說:“魚是一種會游的動物”。該幼兒的概括水平為()。

      A、初步概念水平

      B、依據具體特征下定義

      C、不會下定義

      D、同義反復

      10、情境言語和連貫言語的主要區別在于()。

      A、是否完整連貫

      B、是否反映了完整的思想內容

      C、是否為雙方所共同了解

      D、是否直接依靠具體事物作支柱

      11、不但關心自己在行動中是否符合道德標準,而且開始關心別人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由此產生相應的情緒,這是()幼兒道德感發展的表現。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學低年級

      12、下列哪一條符合兒童動作發展的規律?()

      A、從局部動作發展到整體動作

      B、從邊緣部分到中央部分

      C、從粗大動作發展到精細動作

      D、從下部動作發展到上部動作

      13、對黏液質的孩子,應著重()。

      A、防止粗枝大葉,虎頭蛇尾

      B、培養勇于進取、豪放的品質

      C、培養積極探索精神及踏實、認真的特點

      D、防止任性、粗暴

      14、()是幼兒道德發展的核心問題。

      A、親子關系的發展

      B、性別角色的發展

      C、親社會行為的發展

      D、社交技能的發展

      15、()是促進幼兒心理發展的最好的活動形式。

      A、游戲

      B、學習

      C、勞動

      D、交往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觀察法是在自然情景中對人的行為進行有目的的、有計劃的、系統的觀察和記錄,然后對所做記錄進行分析,發現心理活動和發展的規律的方法。

      2、B【解析】2~3歲嬰兒能集中注意10分鐘左右。

      3、D【解析】0~6個月是嬰兒視覺發育的敏感期。

      4、D【解析】6個月左右的新生兒會出現眼手協調。

      5、C【解析】幼J1It寸間知覺發展的方向是思維參與時間的知覺,即把時間知覺和時間概念結合起來。

      6、D【解析】新生兒的習慣化也是學習得到的。

      7、C【解析】根據語言的表述或非語言的描繪(圖樣、圖解、模型、符號記錄等)在頭腦中形成有關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

      8、A【解析】最初的語詞概括的形成,是兒童思維的標志。

      9、B【解析】題干中體現出兒童的概括水平還處于根據具體特征下定義的水平。

      10、D【解析】情境語言和連貫語言的主要區別在于是否直接依靠具體事物作支柱。

      11、B【解析】小班兒童還不了解和熟悉行為規則,到中班開始對自己和別人的行為進行評價和體驗。

      12、C【解析】每個兒童動作發展的順序大致相同,時間也大致相近。其規律是:(1)從整體動作到局部動作;(2)從上部動作到下部動作;(3)從中央部分的動作到邊緣部分的動作;(4)從粗大動作到精細動作;(5)從無意動作到有意動作。

      13、B【解析】黏液質的心理特點:穩重,考慮問題全面;安靜,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緒不易外露;注意力穩定而不容易轉移,外部動作少而緩慢。因此,應著重培養他們勇于進取、豪放的品質。

      14、C【解析】親社會行為的發展是幼兒道德發展的核心問題。

      15、A【解析】游戲是促進幼兒心理發展的最好的活動方式。

    【幼師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09-30

    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10-18

    初中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10-05

    學前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08-21

    特崗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09-23

    2017教育學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06-30

    幼兒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08-21

    教師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10-19

    2017最新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08-14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