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后感15篇(優秀)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水滸傳》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水滸傳》讀后感1
這幾天,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從這本書中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講義氣。
在這本書中林沖是一個有著“害人之心不可有”的心理,每次打架,只要敵方說一句后悔的話,他就會把他放了;宋江為梁山泊寨主卻不曾有過驕傲的心理,當人們需要他的時,他總能及時地趕到,送他一個“及時雨”宋江一點也不夸張;莽莽撞撞的黑旋風——李逵,雖然說每次他都粗心大意,不分青紅皂白就開始解決問題,但他有一顆正義的心!
梁山上的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個個都武藝高強,但他們不用高強的武藝去欺負人;他們個個都很講義氣,一心為自己的兄弟著想。
有時候,我也很“講義氣”,一次學校組織去野外玩兒,媽媽給我準備好的.飯菜,被我一不小心弄翻了,正當我肚子餓得咕咕叫的時候,同學們就你一點我一點的把飯菜分給了我。、
可下一次的時候,有一位同學竟忘帶了飯菜。我想,上一次每個同學都分菜給了我,這次是不是也要分菜給他呀。想到這,我就大口大口地吃菜。等輪到我捐菜時,我猶猶豫豫給他了一勺。看了《水滸傳》以后我才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講義氣,想起那去郊外,我就有些慚愧。
通過讀《水滸傳》,我明白了做人要講義氣,知恩圖報,不能以自己的優勢去欺負沒有這一優勢的人。
讀《水滸傳》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啊!
《水滸傳》讀后感2
我讀過許多中國古典小說,喜歡《西游記》中的孫悟空、豬八戒,《三國演義》中的趙子龍、諸葛亮,但我更喜歡《水滸傳》中的李逵。
一提到李逵,大家都知道他是一百零八個好漢中的一員,他的綽號叫“黑旋風”,他能使兩把板斧,又會掌棒。
《水滸傳》中的李逵從酒樓會宋江出場,到劫法場、上梁山,回家探母,再到宋江受招安被毒死,李逵始終還是李逵。在小說中,作者沒有特別著意描寫過他,至于他性格的`表現,也總是交織在描寫別人的故事中。
從李逵一出場,就突出地顯示了他的性格特征。見宋江時的魯莽,賭場賴賬,江邊搶魚,酒樓上闖禍,生動地反映出他純真、憨厚的性格。李逵不虛偽,即使一時“猴急”做出不應做的事,也正反映出他的真誠和直爽。他胸中永遠燃燒著對不公平封建社會仇恨的怒火,隨時都付之于行動,不能忍受任何壓迫和欺侮。他絕對忠實于山寨,忠實于義軍。為了山寨,任何事情他都走在前面,不怕困難,出生入死。他不能容忍敵人,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弟兄做違反“替天行道”的事情。在“元宵夜鬧東京”之后,他和宋江的小誤會就生動地表現了他這方面的性格特點。
李逵是個不矯揉造作、爽直坦誠的好漢。作為一個成功的藝術形象,瀆者喜歡李逵不是沒有道理的。
《水滸傳》讀后感3
寒假里,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水滸傳》講述了在國泰民安宋朝時期,曾發生過一場大瘟疫,宋仁宗派太尉洪信去請虛靖天師祈禳瘟疫,無意中竟放出了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洪太尉深感恐慌,每天坐立不安。這是關于梁山好漢的傳說,也為后來梁山好漢的出現埋下了伏筆。一晃三十年過去了,哲宗皇帝駕崩,文武百官立端王為天子,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奸臣高俅也跟著平布青云,飛黃騰達。后來出于各種原因,梁山好漢終究聚在了一起,交情渾似股肱,義氣如同骨肉。后來,眾人因為招安之事分離,最終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
《水滸傳》作為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主題的小說,成功地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的`光榮形象。每人都有一身好功夫,每人也都有缺點。晁蓋心太急,結果被史文恭一箭射死、楊志不懂得尊重別人,沒有軍心,痛失生辰綱……而且還有許多驚險的故事,如“林沖雪夜上梁山”、“花和尚倒拔垂楊柳”、“宋江大破祝家莊”等等,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讓人大呼過癮。但是《水滸傳》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對人物外貌和性格的傳神刻畫。宋江仗義疏財、柴進熱情好客、李逵粗獷直率……
這就是我對《水滸傳》的理解和認識,你呢?
《水滸傳》讀后感4
施耐庵所著的《水滸傳》是我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它講述了北宋徽宗年間,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被逼上梁山,打起“替天行道”的旗號除暴安良起義的故事。但可惜,他們只反權奸不反皇權和朝廷。宋江,雖是頭領,卻不顧眾人反對,最后受朝廷招安。一百零八位好漢最后歸隱的歸隱,出家的出家,慘死的慘死。
合上這本書,我的`心情,是悲痛和憤懣。
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任何事情,應該針對不同的情況作出正確的選擇。
是啊,不正確的選擇讓昔日威風凜凜的梁山泊毀于一旦。設想,如果當初宋江沒有錯誤地決定受朝廷招安,而是繼續做著除暴安良的事業,雖然草莽名聲,但一百零八位好漢的結局也許不會這樣悲慘?
《水滸傳》這本書,其實也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智慧啟示。
小朋友面對糖果的誘惑,選擇不正確,可能被拐騙,導致家庭破碎;青少年面對電腦的吸引,選擇不正確,致使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老年人面對騙子的花言巧語,選擇不正確,可能讓自己省吃儉用一輩子積攢起來的錢物被騙一空……這些,足以說明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的選擇多么重要。
小鳥不貪嘴,可以免去多少危險;人類不大興土木,可以存活多少森林;科學家不研究毀滅性武器,可以讓地球減少多少危機……正確地選擇很重要,這是《水滸傳》給我最深刻的啟示。
《水滸傳》讀后感5
天地顯罡煞之精,人境合杰靈之美。正如《水滸傳》里的一百零八位的梁山好漢受朝廷招安,后來大破遼軍,最終卻被奸臣所害。
在這本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的《水滸傳》中也有許多讓人拍案叫絕的內容,比如說武松打虎、武松斗殺西門慶、拳打鎮關西、宋江怒殺妻、丟失生辰綱……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武松斗殺西門慶。這里寫了武松去找武大,潘金蓮跟西門慶勾搭成奸,毒死武大,武松把嫂子和西門慶都殺了,為兄長報仇血恨。我覺得這里十分精彩,讓我感受到武松尊敬兄長、光明磊落、有理有節、敢作敢當、仗義、恩怨分明的優秀品質。武松公平公正、沉著冷靜、冷漠兇悍、有仇必報的.個性,使人敬佩。
生活中也有許多為祖國而戰的軍人、保護社會安寧的警察、救死扶傷的醫生、澆滅怒火的消防員,使人敬佩。
我的夢想是長大以后當一名優秀的特警,給社會掃黑除惡,不讓那些“毒瘤”在社會上生存。《水滸傳》的梁山好漢們都是我的榜樣,我喜歡看關于正義之類的書。他們就是正義的英雄,他們身上有一種勇敢、智慧的魄力值得讓人們尊敬。他們也有個人的缺點,比如李逵、武松、魯智深……都有一些暴虐與魯莽。但是他們有著不屈服于命運、敢于斗爭的精神值得讓我們贊賞。他們講義氣正如民警奮不顧身地去救一位落水的小女孩樣,他們都能為了救人而赴湯蹈火。
正如阿根廷作家的博爾赫斯所說:“《冰許傳》的情節有史詩般的廣闊,真與西班牙17世紀《流浪漢》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水滸傳》讀后感6
《水滸傳》記敘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后殲滅逆黨的故事。在這本書中,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忠,就是對國家,對朋友盡心竭力。
宋江在各種誘惑下,仍對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夫人在林沖被逼上梁山后,面對高俅兒子的.欺凌,寧死不從,最后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人們對“忠”都可以,但面對“義”只有沒幾個人能做到。義,《水滸傳》里一百零八位好漢為了兄弟。朋友赴湯蹈火,粉身碎骨,只為了“義”字;各位好漢為民除暴安良,兩肋插刀,也是為了一“義”字。義字雖然只有簡簡單單的三筆,但有時候要用生命來表達。我記得《水滸傳》里一個英雄黑大漢,性格魯莽,經常為了一些小事情與別人發生爭斗,甚至弄出人命,但他卻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在現實,雖然沒有這樣的事情,但“義”已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用一種正義的眼神去看待,這是大義。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義,自己為朋友保守秘密,大熱天跟朋友玩,等等。
這都是義,義可以為溝通搭起橋梁,我們每個人在生活當中都必須有義。
《水滸傳》讀后感7
書籍,是我們成長中的伴侶,它讓我們讀的如癡如醉,能讓我們從中感悟出許多人生哲理。今天,我看了水滸傳的`第29回,讀罷后使我感悟頗深……
今天我讀的是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蔣門神,這一回講的是:施恩告訴武松與蔣門神爭奪快活林失利一事,武松聽后要立即為施恩報仇,并與施恩結為兄弟。過了一天,武松喝了許多酒,來到快活林,在“河陽風月”發酒肆將蔣門神夫人丟進酒缸。給蔣門神使了個玉環步,鴛鴦腳,打得蔣門神告饒。
看到這里,我不禁被武松那種愛打抱不平的精神感動了,我通過互聯網,了解到了他是一個非常重義氣的人,所以,他肯原意為朋友做出一切,大家說這樣的人,值得成為我們的朋友么?當然值得。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像武松這樣重義氣的人已經不多了,所以當我們交到了這樣的朋友,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再回到文章里說,雖然武松很講義氣,肯為朋友做出任何事,但是他為朋友打抱不平的方式有些不合理,所以,我想告訴大家,即使你的朋友遇到了多大的誤會或苦難,你也不能莽撞行事,要冷靜下來思考,你們說對么?
整篇文章,不僅讓我懂得了做事不能莽撞,它還讓我懂得了珍惜朋友……你們都明白了什么呢?
《水滸傳》讀后感8
《水滸傳》―――一場驚心動魄的官府與梁山英雄好漢的激烈競爭,令人浩氣長舒。
什么“李逵沂嶺殺四虎”;什么“宋江巧遇九天玄女”;什么“晁天王曾頭市中箭”。個個場面都映在我的腦海,再說說梁山上的個個英雄好漢:什么“黑旋風”李逵,什么“及時雨”宋江,什么“神行太保”戴宗,什么“花和尚”魯智深。個個鮮明人物從我的腦海里揮過來揮過去,反反覆覆,反復無常。再看看朝廷壞官,陰險狡詐的蔣門神,蠻橫無理的高俅,無恥笨蛋的.狗宋皇帝。
其中我最敬佩最喜歡的一個人是“黑旋風”李逵,李逵雖然做事很沖動,性子急,但是李逵十分仗義,善良。凡是與打仗有關的,那就非由他不可,因為李逵作戰勇猛,所向無敵,無所畏懼。
而我最討厭的莫過于高俅了,不知哪天吃上狗屎運,被一個官人提拔為殿帥,上任后,欺壓百姓,無所欲為,蠻橫無理,陰險狡詐。
在高俅等奸臣的欺壓下,終于爆發了農民起義,就這樣一場驚心動魄的官府與梁山英雄好漢的激烈競爭開始了。
希望大家能看一看《水滸傳》,看一看朝廷壞官給予百姓的欺壓,看一看梁山英雄好漢給予朝廷壞官的有力回擊吧!
《水滸傳》讀后感9
《水滸傳》是一部鴻篇巨制,它由元末明初的文學獎、小說家施耐庵花費畢生心血所創。當我讀完《水滸傳》時,已經深深被文中那“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氣概所吸引。說實話,
誰是真英雄?晁蓋是真英雄。梁山聚義首當其沖,召集好漢一馬《水滸傳》中的108名將士,個個都是好漢。那么,誰又是真英雄呢?當先。功勛卓著不論其勞,為攻濟州獻身于義。晁蓋的`一生令人贊嘆,即使在生命之火消耗貽盡之際,也不曾提起自己的豐功偉績。像晁蓋這樣無私奉獻、義不容辭的人,天底下有幾個?
誰是真英雄?宋江是真英雄。晁蓋歸西日夜啼哭,起身讓位不求富貴。人雖不俊胸懷壯志,彬彬有禮真正英雄。我打心底里佩服宋江,因為他人如其名。他的雄心壯志,胸懷寬廣就像是滔滔江水,永世不絕。晁蓋死后,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召集了108位好漢豎起了替天行道的旗桿。這等功高蓋世,能不是英雄嗎?
誰是真英雄?花榮是真英雄。百步穿楊箭法真好,結拜兄長待人謙和。一杯雄酒壯大心膽,替天行道在所不惜。花榮不愧為小李廣,年紀雖輕,卻箭法一流,可謂是百發百中。他與宋江關系極好,一杯酒下肚,就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如此重情重義,真是無人能比。活擒方臘,圍剿濟州,哪次遇到難題時,沒有他忙碌、焦急的身影?
是啊!梁上好漢替天行道!這本《水滸傳》感染著我,把我帶回了千年的明朝。我愛《水滸傳》!
《水滸傳》讀后感10
《水滸傳》是人人皆知、家喻戶曉的一部經典名著,雖然大家讀后的感受不一樣,收益也不一樣,可它全文灌輸一個思想:對國家要“忠”,對朋友要“義”,對父母要“孝”,更讓人懂得什么叫知恩圖報,什么叫忠孝兩全。
我在日夜啃讀這本書后,感受也非常深刻。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是:及時雨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武松高大魁梧、單身決斗猛虎的勇猛和豪爽,吳用的足智多謀,更難得的.是外表粗魯的李逵卻有一顆非常善良孝順的心……。這些情節像電影一樣,一幕一幕的一直在我腦海里回放。
讀完這本書,我思緒萬千,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感謝我母親給了我生命,感謝老師無怨無悔的教我知識,更感謝我的祖國這么強大,有這么好的條件,讓我們無憂無慮、幸福的生活。
讀完這本書,我體會到一定要關心親人,關心同學,孝順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祖國。我在暗暗發誓:以后一定要好好讀書,認認真真學習,明明白白做人,長大后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不辜負父母和老師的期望。
我非常喜歡《水滸傳》這本書!
六年級:孔晨昱
《水滸傳》讀后感11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經典之作,它描寫了水泊梁山的一群英雄在反抗軍閥統治的時期,立下赫赫戰功,英勇善戰的故事。這部小說以主人公的身份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它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
看完《水滸傳》,我被這部小說里的正義和愛國精神深深地打動了。宋江的風度讓我對團結、堅毅、堅定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們身上的'英雄氣概,你可以感受到他們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和熱愛;他們的無畏、悲傷和勇氣令人振奮。
此外,《水滸傳》塑造的形象也充滿了強烈的個性,書中的各類人物形象生動多變,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比如的剛毅,林沖的機智,魯的慷慨等等。都有自己的個性。
同時,他也關心時政,關心仁義道德,關心人民安危。這些品質感動了讀者。
此外,《水滸傳》對人物的詳細描寫和情節的曲折,體現了其藝術價值。其中蘊含的歷史背景、社會風貌和民俗文化,具有重大的歷史文化價值,影響深遠,不斷推動著中國小說的發展。
總之,《水滸傳》是一部文化底蘊、藝術價值和閱讀體驗都很強的經典。看完之后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英雄本色和擔當,也給了我很多啟發和思考。
《水滸傳》讀后感12
當時,我聽到別人談論這本書。從那時起,書中感人的情節、震撼的場景和俠義英雄形象立刻出現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形象。
現在,當我再次拿起這本書的`時候,它給我帶來的震撼不亞于以前。
《水滸傳》是明代施耐庵的作品。他精彩地寫下了108個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的性格特征,這讓我感到非常欽佩。其中,性格最鮮明、最正義的代表人物,如宋江、魯智深、林沖、吳松等,都是勇氣、機智、正義的化身。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魯志深,因為自從看到他“拳擊鎮關西”的事跡后,我就被他深深吸引,所以,這個情節,我也喜歡有一個家。
“拳擊鎮關西”講述了魯智深管轄時在路上遇到史進的故事,后來遇到了史進的師父李忠,于是三人一起喝酒,聊得很開心。突然有人哭了,魯達很無聊,于是叫人叫哭的人。原來是店里的父女。女兒告訴魯達,他們被鎮關西欺負壓迫,現在他們得還錢。聽了這話,魯達很生氣,于是把錢給了父女倆,讓他們先走,然后自己去鎮關西,先是找鎮關西麻煩,然后兩人打了起來,魯達三拳解決了惡人。
哇!看完之后真的很受歡迎啊!罪惡之人終究不會有好下場。
《水滸傳》中哪一個角色不嫉妒邪惡?由于作者的特殊想法,這些故事的起起落落,仿佛沉浸在現場,總是讓我覺得書中的角色是我的好朋友,我們一起與邪惡作斗爭,堅持正義,追求光明。
《水滸傳》同時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真是一本文學巨著,不愧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啊!
《水滸傳》讀后感13
《水滸傳》一書講述了一松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打破遼軍,最后消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對自己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后,對高球之子的侮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位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助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了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現在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到,但救人于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只得用生命去奮斗。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
《水滸傳》給了我很大的感觸,讓我知道“忠”和“義”,希望大家都去閱讀這本書。
《水滸傳》讀后感14
《水滸傳》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史籍曾記載宋江等36人造反的事跡。施耐庵正生活于其間,他目睹了當時朝廷的黑暗、統治者的昏庸、政治的腐敗和社會的不平。于是寫下了這篇小說《水滸傳》。
施耐庵1296年生于興化,舟人之子,13歲入私塾,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舉人,至順二年(1331年)登進士,不久任浙江錢塘縣尹。后棄官歸里,閉門著述,與門下弟子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演義》《三遂平妖傳》的創作,搜集整理關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終寫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朱元璋屢征不應;最后居淮安卒,終年74歲。
全書圍繞“官逼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竿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朝廷招安而失敗的全過程。從中可以看出農民起義的.發展規律:起義英雄的行動,是由小到大、由無組織無紀律、由個人反抗到集體反抗。但起義軍最終還是逃脫不了起義失敗、從而投降的悲慘命運。
總之,《水滸傳》猶如一幅長長的歷史畫卷,我們從中看到的不僅僅是可歌可泣的農民起義本身,還有宋代的政治文化,市井風情和社會景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那個時代的全記錄。
《水滸傳》讀后感15
在慢慢咀嚼那些如泣如訴的語言中,在靜靜地感受那些細膩悠長的筆調時,眼前時時會出現幾個鮮活豐滿、栩栩如生的人物,而今重讀《水滸傳》,不免又生一番感慨。
掩卷沉思。宋江,他的一生像一條蜿蜒的路:從一個無名小卒到仗義英雄---雪夜上梁山后是公認的首領,到招安后成為朝廷忠臣,直至最后悲慘收場。一個“義”字困住了他的一生——在兄弟面前他是好大哥,是可以將后背交給對方的親人,更是大家心中的“及時雨”。他的心愿卻是能夠為朝廷出力,可謂是他一生的執念所在。當朝廷派人來招安時,他猶豫,他心慌。可以認為這是他的'初衷,至于兄弟們的歸屬又如何?正所謂忠義難兩全,在理想和未來面前,他選擇了理想。
宋江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他謙虛謹慎,疏財仗義;他任人唯才,具有高超的組織管理才能和軍事才能,開創了梁山泊轟轟烈烈的事業。他是矛盾的:忠義是他的本色,報君是他的信念;他把起義作為實現人生理想的政治手段,將招安視為義軍最完滿的歸宿;其思想直接關系著梁山的成敗;他是《水滸》的靈魂,是主題思想的體現者。
歸根結底,腐敗的政治統治注定了悲劇。他們的志氣,先前的義憤填膺全都化成那無可奈何的嘆息,令人唏噓。
【《水滸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水滸傳讀后感初中]水滸傳讀后感初中03-30
讀《水滸傳》有感:讀水滸傳有感05-04
水滸傳書心得12-25
水滸傳心得11-08
《 水滸傳 》讀后感11-22
水滸傳讀后感(精選)07-06
(精選)《水滸傳》讀后感07-06
《水滸傳》讀后感【精選】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