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三國演義第64回讀后感

    時間:2022-03-03 08:17:50 三國演義讀后感 我要投稿

    三國演義第64回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第64回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三國演義第64回讀后感

      這個寒假,我得到了一本《三國演義》,看到它的封面,我就很想知道它里面的故事。首先,書的封面有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書是人類的記憶,因為在書里,包含著人類的歷史,進化發展的過程,年代累積的知識與經驗,也描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優美。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羅貫中。它主要寫了魏、蜀、吳三個國家之間的矛盾和戰爭。其中的人物有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張飛、關羽,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因為在草船借箭的故事中,他的聰明和機智讓我覺得他很厲害。

      故事的開始,因為馬上要和曹操進行水上戰爭,可是弓箭的數量不夠了。周瑜便讓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十萬支箭。諸葛亮卻說:“不需要十天,三天就足夠了。”并且他還立下了軍令狀,然后向劉備借了二十只船和一些草人。直到第三天,諸葛亮才有所動靜,他把船開到曹軍的'領地,曹軍用弓弩向船射箭,成千上萬支的箭向船射去。此刻船上扎滿了箭,曹軍才知道被騙了。到了碼頭之后,每條船都有五六千支箭,就這樣湊齊了十萬支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打仗除了要有先進、充足的武器,還需要很多智慧。但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真的是神機妙算嗎?不是,這是一種知識的積累,是長期學習積累的結果。再想想我自己,我在學習方面,平時的閱讀不夠投入,遇到好詞好句的時候,記錄也不夠及時。看了諸葛亮的故事之后,我明白了學習積累的重要性。我以后要好好積累知識,學習要更加努力。

      真正的智慧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

    【三國演義第64回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第46回讀后感02-28

    第子規讀后感07-19

    紅樓夢第讀后感02-19

    高一三國演義讀后感01-24

    讀后感《三國演義》09-22

    “三國演義”讀后感08-15

    三國演義讀后感05-25

    水滸傳第11回讀后感12-01

    水滸傳第15回讀后感01-03

    紅樓夢第80回讀后感02-28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