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作文800字
在閱讀著名的作家海倫。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我的心情一直沒有平靜過,書中每一章都讓我受益匪淺。
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為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在她19個月失去視覺和聽覺后,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系,這個的幼小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譴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一接觸到了知識,孤獨的海倫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之路。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后,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閱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閱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名著,吸取著那些偉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她把學習比做攀登奇山險峰,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點進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漸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云端、藍天的深處、希望的頂峰!這些知識,像一道道彩虹,點亮了海倫心中的燈,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也架起了海倫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梁!
這又想起我四年級學的課文《觸摸春天》。課文講了一個盲女孩安靜穿梭在花叢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慢慢伸出雙手,竟然攏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間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雖然她眼前一片黑暗,但她是用心去感受春天。由此看出安靜是多么熱愛生活的小女孩。
知識的力量多么巨大,它能使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于人類、有益于社會的人。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海倫。凱勒一樣,在有生之年把對知識的渴求,看作對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著這種追求,懷著友善、朝氣、渴望去生活,我們的人生將會增添多少歡樂、多少幸福啊!
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一生,但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生命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難遺忘的生命之歌!
【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作文800字】相關文章:
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11-04
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11-03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海倫·凱勒02-20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的作文11-12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2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8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7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