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逃出13號牢房讀后感200字

    時間:2020-11-10 10:15:29 讀后感200字 我要投稿

    逃出13號牢房讀后感200字

      周琪悅:

    逃出13號牢房讀后感200字

      這篇小說講的是一位科學家“思考機器”挑戰逃出嚴密看守的牢房。進了牢房,他驚人的思考能力就慢慢顯露了出來。他精心為典獄長設計了一道道玄機,我都有點看不太懂,真是比《名偵探柯南》還讓我困惑!最后逃出來了,向典獄長解釋一切時,才讓我恍然大悟。重重的心機真是少見!

      讀完故事,我驚訝于他深藏不露的逃脫計劃。我敬佩于他仔細謹慎的思維方式。他多么勤于動腦!難怪被稱作“思考機器”,簡直比機器還精密。得好好學習動腦,愛思考的人一定是聰明的人。好好運轉一下我“生銹”的腦子吧!

      吳逸楠:

      《逃出13號牢房》的開頭與《八十天環游地地球》的起因極為相似,都是來自一場賭約。被稱為“思考機器”的凡杜森博士與他的朋友打賭:凡杜森博士不帶任何東西,若能從關死囚的監獄中逃出來為勝。

      《逃出13號牢房》故事情節一環扣一環,處處隱含著微妙的聯系。我第一遍讀的時候,讀到他逃脫成功那一段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搞清楚他到底是怎么樣逃出來的`,很多情節似乎對成功逃脫并沒有起到什么作用,真是一頭霧水。后來我又細致認真地閱讀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語句,經過分析思考才知道,這些蛛絲馬跡正是這次成功逃脫的關鍵。

      這也許就是這篇小說的點睛之筆,要我們認真細心,不能馬虎,要開動腦筋,思考分析。因為你一不小心,就會讓某些重要的線索在眼前一晃而過。

      在閱讀的時候也可試著想一下自己就是凡杜森博士,被關死囚的監獄中,你會怎樣脫險呢?開動腦筋吧!我想這就是凡杜森博士被人稱為“思考機器”的原因吧!

      吳思泓:

      今天彭宇晨為我們分享了三篇有趣的小說,篇篇都精彩,可謂是各有千秋,不過第三篇小說《逃出十三號牢房》的風格我最為欣賞。

      雖然不是我最喜歡的偵探推理小說,但我認為主人公很會思考,有膽量,并且言出必行,但情節極為現實,作案方法也合乎情理,可以看出作者思維縝密。我覺得作者對主人公的人物描寫也很到位,由小到大,有的部分描寫細致,有些部分的描寫比較概括、模糊,給人一種秘密感。讓我可以在自己腦海中根據這個人的性格來刻畫他的長相,反倒更給人一種栩栩如生的感覺。我以后在描寫人物的作文中也可以用這種有詳有略的技巧了。

      其他文章的文風也很有意思,如果有時間,我也要把第一篇全文找來讀一讀。

      郝晨伊:

      這篇文章是一篇懸疑推理小說,講述了一位博士在一個星期內神奇地逃出13號牢房的故事。

      懸疑小說有幾點顯著的特征:一、令人想快速讀下去;二、故事情節環環相扣;三、真相出乎讀者意料。這篇《逃出13號牢房》樣樣具備。

      滿以為“思考機器”一定不能在一星期內逃出牢房,但這個聰明人利用一種讓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逃了出去。從思考機器進入牢房的那一刻起,每一個細節描寫都有可能成為最終越獄的線索。所以在看這類文章時需要格外仔細。

      思考機器是一個很善于觀察的人,看到排水道的老鼠就想到利用動物傳遞信息。閱讀到作者描述思考機器逃出監獄見到監獄長的一幕時,讀者想知道答案的強烈意愿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達到高潮。

      文中思考機器善于動腦,有著非常厲害的邏輯推理能力,我要向作者學習,爭取也寫一本推理小說!

    【逃出13號牢房讀后感200字】相關文章:

    如何逃出情緒牢籠08-30

    企業抽逃出資股東責任知識10-30

    讀后感05-25

    童年讀后感_500字讀后感范文05-23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_讀后感04-13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_讀后感03-12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讀后感05-26

    讀后感400字 《狼圖騰》讀后感05-26

    《狼圖騰》讀后感讀后感700字02-02

    《匆匆》讀后感_小學讀后感500字05-22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