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燃眉之急的成語故事

    時間:2020-11-19 12:52:26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燃眉之急的成語故事

      【成語】: 燃眉之急

    燃眉之急的成語故事

      【拼音】: rán méi zhī jí

      【解釋】: 燃:燒。火燒眉毛那樣緊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六:“問:‘如何是急切一句?’師曰:‘火燒眉毛。’”《文獻通考·市糴二》:“元祐初,溫公入相,諸賢并進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舉例造句】: 此在目前,實救燃眉之急。 ★葉圣陶《前途》

      【近義詞】: 迫在眉睫、迫不及待

      【反義詞】: 無足輕重、無關大局

      【歇后語】: 鼻凹里失火

      【燈謎】: 火燒到眼前

      【用法】: 作主語、謂語、賓語;形容心情等

      【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曹操想要一統天下,接連打敗劉表、劉琦,將將劉備趕出新野,迫近東吳。孫權心里慌張,他派魯肅請諸葛亮到東吳商議聯合抗曹的'計劃。張昭當時看不起諸葛亮,說他根本沒本事輔佐劉備,直截了當地發起進攻,說劉備“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這是“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你諸葛亮完全是“言行相違”!弄得現今的燃眉之急。諸葛亮聽后則“啞然失笑”,他指出“棄新野、走樊城”有著不可抗拒的客觀原因;“敗當陽、奔夏口”是因為劉備“大仁大義”而非軍事上的無能,但在“國家大計、社稷安危”上向來是有主見的,使對方啞然無聲,無法招架。最終諸葛亮舌戰群儒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燃眉之急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面試時解燃眉之急的英語介紹12-11

    魚目混珠的成語故事01-01

    才疏意廣的成語故事12-29

    食少事繁的成語故事12-28

    呵壁問天的成語故事12-28

    彈冠相慶的成語故事12-26

    誠惶誠恐的成語故事12-26

    坐享其成的成語故事12-19

    強弩之末的成語故事12-19

    成語故事的成語12-14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