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璞玉渾金的成語故事

    時間:2021-12-11 08:15:16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璞玉渾金的成語故事

      【成語】:璞玉渾金

    璞玉渾金的成語故事

      【拼音】:pú yù hún jīn

      【解釋】:比喻天然美質,未加修飾。多用來形容人的品質淳樸善良。

      【出處】: 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成語故事】:

      魏晉時期有七位文人,他們在文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中有一名叫嵇康的,家附近有一大片竹林,風景秀麗,七位賢才常在那里游玩,毫無顧忌地開懷飲酒。為此,社會上稱他們為“竹林七賢”。“七賢”之一的山濤,與魏明帝時任大將軍的司馬懿有親戚關系,但他并沒有依仗這層關系去取得榮華富貴。公元239年明帝死去后,曹芳即位,司馬懿與曹操的侄孫武衛將軍曹爽受遺詔輔政。又過了五年,山濤四十歲,才在郡里當小官。后來,他被調到京城任尚書吏郎,官職也不算大。在“竹林七賢”中,嵇康最有才學,也最放任隨便,毫不注意儀容和身體,并且敢于蔑視權貴。山濤雖然比他大十九歲,卻很敬重他。司馬昭當政后,山濤調動官職。于是他特地上書,推薦嵇康擔任自己門下的吏部郎。不料,嵇康對司馬氏鏟除異己,獨攬朝政的做法很反感,不愿為司馬氏服務,所以得知山濤上書推薦自己,不僅不感激,反而寫了一封信,與山濤斷絕來往。這封信就是著名的《與山巨源(即山濤)絕交書》。信中列舉了九條自己不適宜當官的理由,但這些理由其實都是夸張的自我解嘲或是諷刺別人。例如有一條說,他不喜歡俗人,叫他與他們共事會受不了;還有一條說,他常常否定商湯王、周武王,并菲薄周公、孔子這些古代圣人,這不會被如今的禮法所容忍。山濤很了解嵇康,知道他是個血性男子漢,性格耿直、剛強,所以對此并不介意。但是,司馬氏集團不放過蔑視他們的嵇康,公元263年,司馬昭借一件事把他殺了。過了兩年,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了晉朝。山濤上書推薦嵇康的`兒子嵇紹,說雖然父親被殺,但兒子與此不相干,他德才兼備,應當任用。司馬炎接受了山濤的建議,任命嵇紹為秘書丞。入晉后,山濤擔任吏部尚書,成為掌握全國官使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的長官。他長期在這個部門任職,凡是選用人才,都親自作出評論。被選用的人后來的表現,與他事先的評論基本相同。當時有個縣令,在任職期間大肆搜刮民財,為怕人告發后獲罪,便向朝廷不少大臣行賄,他送給山濤的是一百斤絲。山濤為不顯示出自己與別人不同,不露聲色地收了下來;但命人將它封好,吩咐誰也不準動用。后來那縣令案發,不少大官被牽連受訊問。問到山濤時,他把封存的絲取來,只見上面積滿了塵土,里面的絲沒有動用過。山濤為官清正,得到眾人的好評。“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盛贊他說:“山濤就像未經琢磨的玉和未經冶煉的金一樣。人們往往都欣賞玉和金光彩奪目的外表,而對未經琢磨的玉和未經冶煉的金,卻不知道它們內在的高貴質地。”

    【璞玉渾金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1.成語的成語故事

    2.紛至沓來的成語故事

    3.熟能生巧的成語故事

    4.畏首畏尾的成語故事

    5.傾箱倒篋的成語故事

    6.隨珠彈雀的成語故事

    7.披堅執銳的成語故事

    8.亡戟得矛的成語故事

    關于我們|致應屆畢業生|會員協議|法律聲明|問題反饋

    覺得【應屆畢業生網】對應屆生求職有幫助,記得分享給其他應屆生,網址是“應屆畢業生”的聲母YJBYS.com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2712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