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庖丁解牛成語故事

    時間:2020-08-25 14:08:56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有關庖丁解牛成語故事

      有一個名叫丁的廚師替梁惠王宰牛,手接觸的地方,肩靠著的地方,腳踩著的地方,膝頂著的地方,都發出皮骨相離聲,刀子刺進去時響聲更大,這些聲音沒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樂的節拍,又合乎《經首》樂曲的節奏。

    有關庖丁解牛成語故事

      梁惠王說:“嘻!好啊!你的技術怎么會高明到這種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說:“臣下所探究的是自然的規律,這已經超過了對于宰牛技術的追求。當初我剛開始宰牛的時候,(對于牛體的結構還不了解),看見的只是整頭的牛。三年之后,(見到的是牛的內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見整頭的牛了。現在宰牛的時候,臣下只是用意念去接觸牛的身體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像感覺器官停止活動了而全憑意念在活動。順著牛體的肌理結構,劈開筋骨間大的空隙,沿著骨節間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順著牛體本來的結構。宰牛的刀從來沒有碰過經絡相連的`地方、緊附在骨頭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結的地方,更何況股部的大骨呢?技術高明的廚工每年換一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割肉。技術一般的廚工每月換一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砍骨頭。現在臣下的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數千頭,而刀口卻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牛身上的骨節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卻并不厚,用這樣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節,那么在運轉刀刃時一定寬綽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即使如此,可是每當碰上筋骨交錯的地方,我一見那里難以下刀,就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動作放慢。刀子輕輕地動一下,嘩啦一聲骨肉就已經分離,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著,為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環顧,一副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的樣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來。”

      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庖丁的話,學到了養生之道啊。”

      ——《莊子·養生主》

      【庖丁解牛的意思】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庖丁,廚師;解,肢解、分割。

      【活學活用】只要平時多注意積累素材,寫起文章來自然就會像庖丁解牛一樣游刃有余了。

      【庖丁解牛寓意】這個故事啟示我們:世間萬物都有其固有的規律性,只要在實踐中做有心人,不斷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就會把事情做得十分漂亮。再有,應該學會享受做事情的過程,把自己所從事的當成自己的愛好,這樣既能愉快自己,又能將事情做得更加出色!

      【近義】得心應手、如臂使指

    【有關庖丁解牛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庖丁解牛讀后感01-05

    庖丁解牛成語介紹(中英)08-21

    《庖丁解牛》小學讀書筆記11-22

    庖丁解牛讀后感100字11-02

    有關讀書的成語故事01-05

    有關夏天的成語故事12-09

    與月亮有關的成語故事01-06

    有關馬革裹尸的成語故事12-08

    與馬有關的成語故事08-11

    有關讀書的成語故事14篇01-05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