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感動中國主題班會
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大家或多或少都參加過一些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必須有明確的教育目的,自始至終貫穿,滲透著極強的教育性。一個好的主題班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感動中國主題班會,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感動中國主題班會 篇1
班會時間
班會地點:中餐烹飪班
班會主題:向感動中國人物學習
會議準備:
1.確定本次班會的舉行地點及參加本次班會的人員;
2.明確本次班會舉行的時間及班會將要持續的時間。
3.通知參會人員按時參加本次班會活動并自己準備好本次班會的發言稿; 4.提示全體學生要深刻領會會議的精神并做好相關記錄;會議過程記錄:
一、主持人致辭
作為中央電視臺傾力打造的一個精神品牌活動,《感動中國》在過去七年中,向全國觀眾推出了五十多位人物,其中有徐本禹、叢飛、王順友、林秀貞、唐山十三兄弟等來自民間的杰出人士,有成龍、濮存昕、劉翔、姚明、張藝謀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錢學森、季羨林、袁隆平、鐘南山這樣的睿智學者,每個人物身上都有一種讓觀眾感到心靈震撼的精神力量。每年一度的《感動中國》,被譽為“中國人的精神史詩”。
二、感動人物事跡介紹
1、鄧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平凡至偉
事跡:1939年,卓琳與鄧小平相識相知,共結連理。革命戰爭期間,卓琳在槍林彈雨中緊緊跟隨鄧小平。從太行山到大別山,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解放后,鄧小平成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卓琳在身后甘當無名英雄,相夫教子。十年__中,卓琳又陪伴鄧小平在江西度過流放生活;1997年鄧小平逝世后,她親自赴港見證香港回歸,替小平同志完成遺愿。那兩天,她徹夜未眠,非常高興。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她毅然把個人的10萬元積蓄捐給了災區人民。
2、照顧殘疾家人20多年的退休工人朱邦月:一家之主
事跡: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臨終時,將兩歲的兒子以及懷著5個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給他。朋友懇求的眼神讓朱邦月做了一個他至今未悔的決定:迎娶朋友的遺孀,并將朋友的兩個兒子養大。1986年5月,朱邦月單腿殘疾后病退。隨后,妻子和兩個兒子又都得了絕癥——“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開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單腿的朱邦月照料。每天起床后,朱邦月先裝上假肢,然后開始打掃衛生,洗米做粥,幫母子三人起床,幫他們洗臉刷牙,喂早飯。隨后,他還要上街買菜,為全家人準備午飯。
傍晚,他要輪流給三個人擦洗身體。晚上,還得想著夜里起床給他們逐一翻身。一晚上起床數次。這樣的日子,朱邦月過了近20年。但他始終堅持,因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燭光,點燃著一個家庭的希望。
3、多民族孤兒的媽媽阿里帕?阿力馬洪:母愛最真
事跡:從1963年收養鄰居家的3個孤兒開始,維吾爾族阿媽阿里帕又先后收養了漢、回、維吾爾、哈薩克4個民族的10余個孤兒。為了不讓孩子們餓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幫人家打土塊。阿里帕則每天都要到菜市場撿別人不要的蔬菜。雖然家里養了兩頭奶牛,但誰也不舍得喝奶,全部賣了換錢以支付孩子們的學費和購買生活必需品。2008年8月,操勞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們爭搶著贍養阿里帕老人。每到過年過節,孩子們都會回家團聚,180多口人圍在老人身邊。每當有孩子問:“阿媽,你對哪個孩子最好?”老人總會大笑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樣親!”
4、小崗村群眾的貼心人沈浩:踐行信念
事跡: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派駐小崗村的選派干部。他帶領村民辦工業、興商貿、科學種田,以市場經濟的頭腦發展種植、養殖和高效農業,發展農家樂生態旅游。 2006年,小崗村躋身2005“全國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崗村被授予安徽省鄉村旅游示范點稱號。2006年底,沈浩任職三年屆滿即將離開。小崗村村民們在挽留沈浩的申請書上按滿了鮮紅的手印,請求沈浩帶領他們干三年。沈浩留下來了。又是三年的默默苦干。 2009年,任期又將期滿。186名小崗村村民又在挽留沈浩的申請書上按下紅手印。這一次上天讓村民們的愿望落空了。2009年11月6日,沈浩在小崗村臨時租住的房子內去世,年僅46歲。這一次,沈浩永遠留在了小崗村。
5、為留守兒童辦學的女大學生李靈:心靈放歌
事跡:2002年,李靈從河南省淮陽師范學院畢業。她回家后看到農村有大量留守兒童輟學在家,便萌生了在家鄉辦學的念頭。在父母和親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萬元的積蓄辦起了周口淮陽許灣鄉希望小學。在學校,她是校長兼思想品德老師。在她的辛勤操勞下,這個學校有了7個班,300多名學生。由于所有學生學費全免,學校無力為學生購置教輔讀物和課外書籍。7年來,李靈為了辦學已經欠了8萬元的外債。為了自己學校的孩子能坐在寬敞的閱覽室里看書閱讀,李靈趁著放暑假,向父親要了200元只身來到鄭州。她買了一輛破舊三輪車,沿街收購各種書籍。烈日下,李靈騎著破三輪車穿街過巷,拿著秤一斤斤地回收舊書本。她用汗水載回了孩子們的“精神食糧”。
6、中國環球航海第一人翟墨:云帆滄海
事跡:翟墨是個畫家。他原本與航海無緣。當他聽到新西蘭航海家說,他航海大半輩子,都沒有碰到過中國人時。翟墨深受刺激。 2007年1月6日,翟墨從山東日照起航。他沿黃海、東海、南海出境,過雅加達、經塞舌爾、好望角、
巴拿馬,穿越莫桑比克海峽、加勒比海等海域,橫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經過了亞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個國家、地區和島嶼。他航行了二萬八千三百海里。2009年8月16日,他終于回到了日照,完成了中國首次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這兩年半,他歷經艱險,不斷地挑戰自身的艱險。他路過拿破侖的流放地圣赫勒拿島。上岸后,他直奔拿破侖的墓地。墓地前的留言簿上沒有中文。翟墨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你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是一頭睡獅,一旦睡醒,世界將為之而震動。這次我來,就是告訴你,中國這頭睡獅已經睡醒了。
7、割肝救子的暴走媽媽陳玉蓉:母愛齊天
事跡:陳玉蓉的兒子葉海濱13歲那年被確診為一種先天性疾病——肝豆狀核病變。這種肝病無法醫治,最終可能導致死亡。為挽救兒子的生命,陳玉蓉請求醫生手術將自己的肝移植給兒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無法捐肝救子。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陳玉蓉從醫院出來后,當晚就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每天走10公里。在隨后的7個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個拳頭大的飯團;走破了四雙鞋子,腳上的老繭長了就剮,剮了又長。當她再次去醫院檢查時,奇跡出現了:脂肪肝沒有了。醫生感嘆:“從醫幾十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7個月內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2009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院順利地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她賦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8、26年義務守護滇池環境的農民張正祥:勇者無敵
事跡:張正祥今年61歲。30多年來,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護上。最多一周,他就會繞滇池一圈,檢查滇池的污染情況。繞滇池一周的長度是126公里。至今,張正祥已經繞滇池走了1000多圈。這12萬多公里的行走都是為了阻止對滇池的污染和破壞。在過去的30多年里,張正祥花光了所有積蓄,賣了家里的養豬場。妻子無法忍受,離他而去。他的子女也經常受到不明身份人的恐嚇,小兒子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癥。張正祥自己更是經常遭到毒打。2002年深秋,當張正祥去一家私挖私采的礦場拍照取證時,礦主的保鏢開著車就向他直沖過來,張正祥當即暈倒在地。兩個小時后,一場大雨把他澆醒。這次挨打,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不理解的人稱他為“張瘋子”。張正祥說:“不是我瘋了,是那些人瘋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瘋得只知道錢了。”他用犧牲整個家庭的慘重代價,換來了滇池自然保護區內33個大、中型礦、采石場和所有采砂、取土點的封停。滇池的治理還在進行。
9、給高原的盲童帶來光明的使者薩布利亞?坦貝肯(德國):光明心生
事跡:薩布利亞?坦貝肯,1970年出生于德國,12歲時雙目失明。“盲文無國界”組織的創始人。在波恩大學求學期間,她發現藏文還沒有盲文,便借鑒其他語種盲文的開發經驗,在世界上第一個開發出藏盲文。1997年,薩布利亞到西藏旅行。她騎馬穿越西藏各地,發現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便萌生了創辦西藏盲童學校的想法。 2000年11月,薩布利亞與西藏殘聯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復及職業培訓中心正式運作。到目前為止,先后有96名盲童在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訓和藏、漢、英三種語言的盲文基礎教育,以及按摩、電腦、手工編織、做奶酪、美術等職業技能培訓。一般經過兩年的專門培訓,這些孩子都可以進入常規學校學習。一些盲童轉入常規學校后,成績非常優秀。她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并因此獲得2006中國政府頒發的“友誼獎”。
10、“殲10”戰斗機總設計師宋文驄:壯志凌云
事跡:國慶60周年大閱兵時,殲-10的颯爽英姿飛過天空,讓世界矚目。這是我國自行研制、具備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戰斗機。隨著殲-10戰機的研制定型,我國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戰斗機設計技術。宋文驄是殲-10戰機的總設計師,現任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型號總設計師、自然科學研究員。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我國提出要研制一種適合我國空軍2000年以后作戰環境的'殲擊機,并列為國家重大專項,代號為“十號工程”。56歲的宋文驄,被國防科工委正式任命為殲-10飛機總設計師。 1998年3月23日,殲-10首飛成功。宋文驄喜極而泣,把自己的生日從3月26日改成了3月23日。
三、同學發言交流:
王文: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們心中的掛念與寄托,這位鄉村女教師贏得眾人尊敬。張瑞敏:為了孩子四處奔走,眼角有了皺紋,雙手不再細膩,但是她把愛與溫暖帶進了鄉村學校的課堂,她是讓全國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鄉村女校長”。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別人離開的時候,她留下來;別人收獲的時候,她還在耕作。她挑著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她是八零后。
王偉濤同學:這不是一個個人的足跡,這是向世界昭示中華民族走向大海的宣言。陸小華:翟墨桅桿上高揚的五星紅旗,有力地告訴世人,中國人擁抱海洋的勇氣、豪情與胸懷。古老船隊的風帆落下太久,人們已經忘記了大海的模樣。六百年后,他眺望先輩的方向,直掛云帆,向西方出發,從東方歸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達成夢想——到海上去!一個人,一張帆,他比我們走得都遠!
蘇玉蘭同學:她疾走的照片,強烈震憾了我的心靈。這種姿態,如此心酸、如此美麗。王曉暉:為了孩子,母親可以奉獻多少?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答案。陳玉蓉暴走七個月,樸素的母愛愈發沉甸。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饑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
4
王家俊同學:一個農民,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了保護滇池,他不惜犧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髓身殘的代價,這精神何等寶貴!濮存昕:面對貪婪、愚昧和兇殘的困境,他堅持信念,用勇敢不屈不撓的斗爭證明,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話,他是中國真正的環保大使。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個,他把生命和滇池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他是一個戰士,他的勇氣讓所有人膽寒,他是孤獨的,是執拗的,是雪峰之巔的傲然寒松。因為有這樣的人,人類的風骨得以傳承挺立。
修康有同學:她是當代的普羅米修斯,雖然自己看不到光亮,卻給遠在異國他鄉的西藏盲童帶來了光明與希望。王振耀:她讓我們看到了現代的白求恩!一個外國盲人能夠直接感受到藏族盲童的需求,這需要一種高尚的人道精神,更需要一種博愛的慈善情懷!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給盲人開創一個新的天地。她從地球的另一邊來,為一群不相識的孩子而來,不企盼神跡,全憑心血付出,她帶來了光。她的雙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從中找到方向。
大學感動中國主題班會 篇2
一、基本情況:
班會主題感動中國感動你我
舉辦時間:
舉辦地點:
主持人:
邀請嘉賓:
參加班級:大一全體學生
二、內容摘要:
20xx年06月02日,共同舉辦了以“感動中國,感動你我”為主題的班會。班會通過看視屏《感動中國》的方式反應當代社會生活中感動你我的英雄人物。另外,老師對加強優良學風建設,激活學習氛圍做了簡單的講述,以促進本班同學學習的提高。
此次班會主要圍繞同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與解答。活動通過邀請主講嘉賓李玉老師對本班學習狀況經行評價,并看教育性視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嘉賓老師提出了要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的方法。此外,同學們還對如何更好的創建優良學風,展現班級獨特風采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同學們不僅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同時也促進了班內同學的溝通,加強了本班的團結,提高了團隊合作的能力。
班級是學風建設的基本單元,創建優良學風班是學校學風建設工程的著力點。良好的班風、學風能夠抵制不良風氣、不良思想的侵擾,減少和消除不良行為的產生,對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秩序,優化育人環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優良學風是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努力成才的無形而強大的精神力量,是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提高育人質量的重要保證。
最后以觀看《感動中國》視頻將20xx年度的感動中國的人物與事件向大家呈現出來,第一個目的是為了讓同學們增加與拓寬課外新聞知識,第二個目的就是讓同學們學習感動人物身上的品質與精神。
而此次班會很好的響應了教師教育學院積極推進學風建設的號召,同學們紛紛表示在接下來的校園生活中,將以更高的要求標準自己,做一名合格的當代大學生。
三、師生交流:
本次主題班會,李玉老師走進班級以師生面對面的形式,針對同學平時在學習、生活上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刻的對話與交流。整個會場氣氛熱烈,學生不時的將心中的疑問提出,老師則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悟,真誠的為學生答疑解惑,語言精彩,思想深刻,贏得了在座學生的陣陣掌聲,散會之后,學生個個意猶未盡。
在會上,有的同學提問:大學生活是安逸閑散的,這樣的環境容易給大家造成一種懶散的狀態,因而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并且覺得沒有高中時代的動力。老師回答說:經歷的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大家非常不容易也非常幸運的進入了大學校園,面對如今較為輕松的校園學習和生活環境,大家更多時候需要的是自控力和自覺性而不是沒有主見,一窩蜂的和別人去上網吧、整容整夜的在宿舍睡覺不去上課。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明吧自己的任務和職責,因此要端正學習態度,不要因為交差而學習,要因為學習而學習。雖然老師的一番話沒有名言警句那么富有哲理,但可以讓每一個同學靜下心來好好反省自己在學習上的態度和作為,讓大家豁然開朗頓時覺悟,為我們迷茫和麻木的`心靈帶來無限的希望和生機。
本環節同學積極提問,把自己在學習中的問題一一提出,大家和老師共同交流和解決,面對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同學們更加的有自信和信心。
四、班級感言:
本次班會是針對同學們當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開展的,以解決問題為主,通過老師的講解與支招,同學們頓時豁然開朗,許多同學重新找到了學習的動力與興趣。
針對問題的存在,同學們提出"優良學風,從我做起"班會口號,針對上課遲到、曠課、接聽手機、交頭接耳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特別指出的是所有的班干部都對近來班上的缺勤曠課現象提出了批評,指出這種不良風氣較上學期更加嚴重,并對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進行了總結,主要是以下幾點:第一,自從進入大一下學期后,班上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有較大的減退;第二,部分同學開始喜歡上網絡游戲,造成學習時間下降;第三,由于班上擁有電腦的同學的數目增加,造成晚上熄燈時間整體偏晚,早上無法按時起床。接著,班上的所有同學在會上暢所欲言,說出自己關于學風建設的觀點和看法,并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對我班創建良好的學風有很大的幫助。有缺課現象的同學在會上還進行了自我批評和反省,并表示為了迎接我們學校的本科評估工作和提高自己的學習,以后一定做到不缺勤不遲到,遇到特殊情況及時向班主任老師和班干部請假。最后經過大家的一致討論,都表示要為創建良好學風就要從我做起。整場班會的氣氛很熱烈,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班會過后,同學都反映這場班會開的很及時,對以后的學習和提高我班班風學風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提議以后要定期開展類似的班會活動及時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學有所感,感有所獲。
最后也感謝李玉老師對本次班會的支持和講解。
【大學感動中國主題班會】相關文章:
我大學主題班會:大學主題班會流程02-12
感動師恩主題班會07-04
大學主題班會07-01
大學主題班會07-09
大學主題班會精彩02-10
大學主題班會優秀05-06
大學消防主題班會04-22
大學主題班會設計04-21
大學主題班會方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