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中秋節班級主題班會

    時間:2022-08-09 18:11:25 主題班會 我要投稿

    2022中秋節班級主題班會(通用8篇)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大家對主題班會一定不陌生吧?主題班會就是圍繞一個中心內容,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的班集體成員的自我教育活動。你知道什么樣的主題班會才是好的主題班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中秋節班級主題班會(通用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中秋節班級主題班會(通用8篇)

      中秋節班級主題班會1

      活動時間

      20xx·9·17

      活動班級

      二(二)班

      活動主講人

      活動目的

      1、通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核,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了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現在,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一天。從而可以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中秋佳節,一起來感受中秋佳節。

      (一)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中秋節的由來

      (1)說中秋節的由來。老師: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

      (2)小結:同學們都說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圓滿,象征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它起源于魏晉時期,在唐朝初年成為我們國家固定的節日,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傳統節日。中秋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剛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報的遺俗。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老師: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團圓節這份思念當然會更密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詩人就會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出示圖片1——(李白的《靜夜思》)同學們齊背《靜夜思》。

      我國的詩人大多是憂國憂民的,又大多是命運坎坷的,他們經常流浪在外,客居他鄉,思鄉成了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許多以思念故鄉為題材的詩作。

      (三)中秋佳節話月餅

      老師:同學們每年是怎樣過中秋的呢?(同學講出各種賀中秋的民俗活動)

      引出——吃月餅、送月餅

      月餅的外形圓,象征團圓,表達合家團圓。餅中有餡,表面有花紋,花紋主要有月亮、桂樹、玉兔等在圓中表達美好的愿望。現代的花紋設計更是各異,別致。(欣賞月餅圖片若干張)

      二、教師總結:

      同學們了解了那么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雖然大家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愿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班級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結束語:(播放蘇軾的《水調歌頭》)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美好的時光帶給了我們無限的快樂,也留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思。感謝每個學生的參與,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活動小結

      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了解了更多關于中秋節的習俗和來歷,對孩子們是一種教育,效果很好。

      中秋節班級主題班會2

      活動目標:

      1、感受優美的語言,體驗中秋節的氣氛。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初步了解中秋節的含義。

      3、在品嘗分享月餅的氣氛中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各種味道的月餅,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過程:

      一、教師簡單為幼兒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這一天月亮最圓,最亮。人們看到月亮就會想到家人團圓,所以把中秋節也交團圓節,中秋節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晚上人們吃著月餅,懷著喜悅的心情共同欣賞月亮。

      二、欣賞民謠(中秋夜)

      1、教師完整的為幼兒朗誦民謠。

      2、請幼兒看圖,教師帶領幼兒有序朗讀民謠,學習“賞月”“團圓”等。

      3、幼兒看圖小聲朗讀民謠。

      四、遷移生活經驗,感受節日氛圍。

      1、請小朋友講一講中秋節自己是怎么過的`?月亮是什么樣的?像什么?(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非常明亮。像……)

      2、幼兒一起分享月餅,感受中秋節的氛圍。

      五、幼兒和老師一起唱歌《爺爺為我打月餅》結束活動。

      活動小結:

      本次活動中,通過圖片不但讓幼兒初步了解了中秋節的來歷,而且較好地學習了兒歌《中秋夜》。通過兒歌的學習,幼兒進一步地了解了我們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此基礎上又進行已有生活經驗的遷徙:談話、品嘗月餅、唱中秋節的歌等,效果不錯,完成了活動目標。

      中秋節班級主題班會3

      主題活動:

      中秋節

      社會性:

      中秋節

      目的要求:

      了解中秋節的有關習俗,激發幼兒愛長輩的情感。準備:有關中秋節的圖片、VCD等資料。

      活動過程:

      1、了解中秋節習俗及有關中秋節的民間故事。

      2、播放電視節目《海峽同樂》中有關中秋節的錄相帶,讓幼兒懂得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我們和臺灣小朋友都在歡度中秋節。

      3、引導幼兒做月亮圓缺的記錄卡。

      4、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5、活動延伸:請家長和幼兒一起觀察月亮的變化,并做好記錄。

      音樂活動:爺爺為我打月餅

      (一)目的要求:

      1、學會唱這首歌曲,激發熱愛老紅軍的情感。

      2、學會正確演奏方法,掌握各種樂器的伴奏型。

      3、會用樂器打出4/4拍音樂的強弱拍。學習簡單節奏型的齊奏。

      準備:

      1、老紅軍打壞蛋的故事。

      2、樂器:鈴鼓、串鈴、小鼓等。

      3、音樂磁帶;節奏卡;

      活動過程:

      1、講述老紅軍打壞蛋的故事,教育幼兒熱愛老一輩革命家。

      2、幼兒學唱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體會爺爺對孩子的.一片深情。

      3、請幼兒欣賞磁帶音樂:有樂器伴奏和沒有樂器伴奏的音樂。讓幼兒比較:哪一咱比較好聽。

      4、幼兒練習敲擊樂器:串鈴、鈴鼓、小鼓等。

      5、學習各種樂器伴奏型。

      6、幼兒學習為歌曲伴奏:——徒手練習,指導幼兒打出音樂強、弱、次、強、次弱的'規律。——幼兒看樂器標志練習不同的節奏型。——看教師指揮進行簡單的齊奏。

      音樂活動:爺爺為我打月餅

      (二)目的要求

      1、進一步理解歌詞親切感人的內容。

      2、學習創編節奏型,并根據節奏型為歌曲設計出打擊樂器的方案。

      準備:

      1、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和內容。學習了初步的打擊方法。

      2、各種樂器:鈴鼓、小鈴、圓舞板等。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感受歌曲親切歡樂的情緒。

      2、引導幼兒創編節奏表演動作。

      3、根據隨樂表演的動作,用拍手表達整套節奏型,再將節奏型轉換成“身體總譜”。

      4、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總譜”。——引導幼兒看老師的指揮動作,能準確地做出節奏反應。

      5、引導幼兒探索歌曲的打擊樂器方案。

      6、樂器演奏——請幼兒看老師的指揮進行集體演奏。——幼兒自由交換樂器、選擇樂器進行演奏。

      中秋節班級主題班會4

      活動目的:

      1、了解月餅的基本形狀——圓形。

      2、能夠畫出自己心中的月餅。

      3、體會畫出美麗月餅的樂趣。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月餅。

      5、感受到中秋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鉛筆,彩色筆,橡皮擦,畫紙,膠布。

      活動重難點:

      畫出規整的圓形,自己設計月餅內部的樣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前幾天,我們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小朋友們怎么過的呢?

      幼兒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節。

      二、引出月餅。

      哇,小朋友們都吃過月餅呀?那么,月餅是什么樣子呀?

      恩,看來小朋友們吃過的月餅都不一樣呀。老師剛剛從小兔家里回來,小兔告訴我,他中秋節沒有吃到月餅呢。他們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沒有吃到過月餅呢,小朋友們,我們要怎么幫幫他呢?

      三、畫月餅送給小動物。

      恩,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給小動物們買月餅這個主意。小朋友們真棒,愿意跟小動物們分享我們的東西,但是呢,老師這里有一個不花錢,小動物們也能夠收到小朋友們的心意喲。

      小朋友們拿出你們的`畫畫本,我們在紙上畫一個大大的漂亮好吃的月餅,然后送給小動物,班上這么多小朋友,沒人畫一個,小動物們就夠吃啦,好不好?

      四、畫月餅。

      五、點評。

      對孩子們畫的月餅表揚,除非有特大失誤,不批評。

      六、送月餅。

      小朋友們把自己的月餅交到老師這里,老師放學啦就幫大家送到兔子家里,讓他給森林的小動物發月餅。

      中秋節班級主題班會5

      活動目的:

      介紹中秋節的來歷,了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活動過程:

      中隊長導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一天。從而可以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中秋佳節,一起來感受中秋佳節。

      一、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中秋節的由來

      (1)中隊長:隊員們?每當天氣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盤、像圓餅。)

      (2)出示圓形月餅,讓學生比較。

      老師:月亮在最圓的時候是什么日子?(每個月的十五日左右。)

      (3)說中秋節的由來。

      老師: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

      (4)小結:隊員們都說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圓滿,象征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它起源于魏晉時期,在唐朝初年成為我們國家固定的節日,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傳統節日。中秋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剛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報的遺俗。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1)中隊長引: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

      中隊長: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生講。

      (2)指名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隊員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二、中秋佳節話月餅

      品嘗月餅,感受月餅的香甜。

      中隊長:你們每年是怎樣過中秋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中秋的民俗活動)

      1、引出——吃月餅、送月餅

      2、舉辦月餅宴

      中隊長:中秋節,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餅?往年你和誰一起吃月餅?(吃月餅表示團圓;和家里人一起吃;還和好朋友一起吃。)

      三、中隊輔導員總結

      隊員們了解了那么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么多好主意,雖然大家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愿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結束語:(播放蘇軾的《水調歌頭》)

      中秋節班級主題班會6

      一、活動主題:

      中秋佳節話感恩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知道中秋節歷史悠久,懂得“中秋月圓”的原因,培養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興趣,感受親情,學會感恩。

      3、學習中秋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準備:

      搜集關于中秋節的有關資料 布置活動場景

      四、活動時間:

      20xx年9月17日第7節

      五、活動地點:

      五(1)班教室

      六、活動組織:

      七、活動過程

      (一)、了解來歷,感受中秋節悠久歷史

      1、師:課前,老師請同學們收集了一些關于中秋節的資料,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

      2、學生交流中秋節來歷。

      3、小結: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民間傳說很多,究竟哪個更準確,我們已無法證實了。但是,根據史書記載,唐朝初年,中秋節就成為固定的節日,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它已成為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思考:每個月的農歷十五都有圓月,為什么把中秋節放在每年的八月十五?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說說你的想法。

      (二)交流中秋節的習俗

      1、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并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2、月餅欣賞(課件出示)針對月餅的包裝進行厲行節約教育。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三)、聯系自己,暢談中秋感受:

      1、過渡:中秋節為什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人們為什么常借中秋節月亮最圓時表達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與親人、朋友相聚的愿望,人們又是怎樣來慶祝中秋節的呢?帶著這些問題,繼續我們的交流。

      2、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今天,就讓我們打開記憶的閘門,將其中最深刻的印象呈現出來,說說我們是怎樣過中秋節的?學生一四人小組為單位。

      (1)講述對中秋節的印象,交流各自家中的過節方式。

      (2)討論:我們平時應該怎么做,才能體現對父母的一片孝心呢?

      3、學生交流

      ①教師啟發引導:爸爸、媽媽為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些什么?(贈送月餅,全家團聚。)

      ②思考: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表達一份孝心。)

      師:中秋節過得真有意義,令人難忘。

      (四)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交流

      (主持人: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團圓節這份思念當然會更密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詩人就會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把你知道的有關中秋節的詩句和大家交流一下)

      八、活動小結: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正值秋分前后(太陽直射赤道),空氣中水汽較少,透明度較好,月亮便顯得特別明亮。又因為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我們在這里歡聚一堂,可是還有多少外出打工的父母不能回家與你們團聚,你一定想用語言表達你隊親人的思念,請你給在遠方的親人寫一段話,表達你的思念之情。

      中秋節班級主題班會7

      一、實施背景:

      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各地各民族在中秋節里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了解節日的淵源、形成,民間各種不同的慶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載的中國所獨有的文化內涵,以此來體驗中秋節吃月餅慶豐收、慶團圓、送祝福、送親情的意義;體會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是班級大家庭的成員,應該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同時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

      中秋節前兩天

      三、活動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

      2、通過了解家鄉過中秋的風俗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體會家庭歡樂、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過對節日的了解使學生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特點。

      4、培養學生搜集,整理,比較,分析和運用資料的能力以及語言概括和表達能力。

      四、活動準備:

      將學生分為六組分課題收集各地中秋節的節日和風俗習慣,以及中秋的相關資料。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一、搜集有關中秋節的名稱、由來、中秋燈謎和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等等。

      二、調查訪問身邊的長輩,了解家鄉過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

      一、情境導入

      二、進入活動主題,交流感悟

      第一主題:話說中秋

      1、中秋節的由來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3、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題:中秋實踐活動

      1、設計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

      2、舉辦月餅宴

      五、小結

      同學們了解了那么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么多好主意,雖然大家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愿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班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第三階段:拓展,延伸。

      中秋節是歡慶豐收的節日,是團圓的節日。中秋的月餅象征著人們渴望家人團圓、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初步了解中秋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欣賞吟誦了月亮的詩詞。今后我們還要進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風俗習慣。

      2、中秋的傳說和故事。

      3、月亮的傳說與故事。

      4、關于月球的小知識。

      5、關于中秋的詩詞。

      中秋節班級主題班會8

      主題目標:

      1、知道陰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簡單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2、了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品嘗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制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環境創設:

      和幼兒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

      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

      展示幼兒 在節前觀察月亮、繪制出的"月亮變化冊"。(事先發放記錄單)。

      區域活動:開開心心來中秋

      (1)繪畫:提供水果圖片,供幼兒繪畫之做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兒制作月餅。

      (3)美工:提供各色彩紙、膠水、繪畫筆供裝飾節日的燈籠 。

      (4)制作燈籠:運用空瓶子、彩色膠帶、色紙、粘貼素材,做一個燈籠。

      家園共育:

      有條件的家庭,晚上帶著孩子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并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與幼兒一起準備一個燈籠,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督促幼兒節前節后連續觀察月亮,并記錄月亮的變化。

      活動過程: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每個家庭準備一個月餅帶來。

      (二)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 結合孩子們的觀察記錄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

      教師完整講述中秋節的美麗傳說。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準備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請幼兒和家長討論,由幼兒回答)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父母、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中秋節班級主題班會】相關文章:

    班級中秋節主題班會08-03

    班級主題班會11-21

    中秋節班級主題班會(通用10篇)09-07

    班級團結的主題班會03-29

    班級衛生主題班會08-12

    《班級是我家》主題班會04-03

    班級主題班會(15篇)11-21

    班級主題班會15篇11-21

    班級感恩主題班會03-27

    班級主題班會(精選22篇)03-30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