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分析論文
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對我國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做出了明確規定,即“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2004年,教育部又提出了“高職教育應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的發展思路。2006年,教育部再次指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是“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
幾經發展,教育部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定位始終緊扣高職學生就業的實際需求,這就對高職教育的教學工作,尤其是實踐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我們的教學工作必須與社會生產實踐相結合,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適合職業需求的專門人才,而這樣的目標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教學和技能培訓才能實現。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由于高職教育在中國起步較晚,因而高職英語專業的實踐教學一直是比較薄弱的環節。多年來,很多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流于形式,只是象征性地增加了實踐環節,從而忽視了系統培養的過程,學生實際上參與實踐的機會少之又少,導致學生在未來的實習和就業中無法靈活地運用英語語言知識,無法培養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實現其“高素質的復合型和應用型”的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規范和提高高職英語類專業教學質量的需要;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實踐教學與技能訓練真正做到實處的客觀需要。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內涵
“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指將來自學生的信息納入到實踐教學活動設計的各個環節,包括教學活動與步驟的設計、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步驟開展的方法、教學評價等過程。通過使學生融入到教學各環節,進而使學生更加關注他們參與設定的教學目標是否能夠順利而有效地達到,如果實踐教學活動開展的模式和方式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那么將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因此,在實踐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只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參與實踐教學活動的熱情,創造性地發揮他們在語言學習方面的潛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目的。
三、“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思路
(一)以學生為中心進行的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隨著現代企事業單位對人才職業素質的要求日益增高,單一固定的教學模式和傳統的口口傳授式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教學的實際需要。現代職業教育的主流發展趨勢是“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和項目導向教學法。目前我們將其進一步發展為以任務為驅動、項目為導向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并已在很多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中加以推行。與此同時,由于課程類型的不同,決定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采用應該有所不同,而不應將“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生搬硬套在所有學科當中。對于目標比較單一的知識傳授和技能培訓,亦可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教學,比如適合個體化教學輔導的談話教學法,適合技能培訓的任務型教學法、仿真模擬教學、情景教學及小組合作教學法等。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可采用項目教學法,包括確定任務、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檢查批評、歸檔或結果應用五個教學階段來加以實施。在這些教學方法實施的過程中,應給學生以充分的自主性,使其充分體會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和掌握語言知識點的喜悅感。
(二)以學生為中心,創建和諧、融洽、情景交融的開放式教學環境
“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強調在教學的各個環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尊重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的情感需求。事實上,早在20世紀60年代,國外就已經有學者和教育家將情感教學融入到語言教學中。情感教學自從八、九十年代引起中國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后,也被大量地運用到了語言教學中。內在學習動機不足,自信心低下,緊張、焦慮等消極情感因素都是高職英語專業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原因。鑒于此,與學生進行適當的課前交流,了解學生情感學習現狀,課堂上以積極的、正向的語言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言語評價,并以微笑、手勢、眼神等無聲語言作為有效的補充,創建和諧、融洽、情景交融的教學環境,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是順利開展課堂實踐教學的有效保障,這也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顯著體現。時刻關注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的情感學習態度的變化,及時鼓勵、支持,及時糾正學生產生消極情感的學習態度。
(三)以學生為中心,更新教學內容
“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還需要我們建立科學、系統和與時俱進的多維課程教學資源。應該從實際出發,以學生就業的實際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引入全新的知識和材料,以教學經典內容為基礎和核心,以新內容為擴展。以實際情況為例,對于傳統的專業課精讀、泛讀和聽力等課程,以課本經典知識為基礎,在已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加大四、六級拓展訓練,進一步夯實語言知識點,以不變應過級考試題型的萬變;此外,聽力課教學的內容不應僅僅局限于課本,應多為學生拓展商務英語和旅游英語方面的聽力內容以及英美廣播公司的播報內容;對于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如口語和口譯等課程,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拓展最新的詞匯與語言點,如近幾年的新聞熱點,“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民生”、“霧霾”,“生態”等問題。陳舊、固定的課本內容顯然無法滿足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無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學生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建立豐富的教學資源是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機,構建高職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以學生為中心而進行的評價體系和考核方式
以學生為中心構建實踐教學體系,要求我們樹立科學、全面的考試觀。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是“考什么”和“如何考”。關于考核的內容,應充分體現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同時要注重體現學生能夠真正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要真正做到既考知識又考能力和素質。在“如何考”的問題上,我們應摒棄原有的單一的試卷方式的評價體系,強調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同時也應該根據學科特點,靈活地進行考核,比如哪些科目適合開卷考核,哪些科目適合閉卷考核;哪些適合筆試,哪些適合口試,哪些需要撰寫學期論文和報告,等等,這都是值得我們詳細探討的問題。課堂教學中的評價主體也應該是多樣性的,既包括教師評價,又包括學生互評和自評;既包括企業專家評價,又有校內教師的評價。
(五)以第二課堂活動和技能大賽促進技能訓練
目前,我們已有的社團活動包括話劇社和英語角,在此基礎上,還應建立更多的學生社團,豐富學生的業余活動,比如建立英語協會,并以這些社團為載體,積極開展各種活動,比如創設英語電臺,定期播放英文原聲電影,舉行英語手抄報比賽,還可以不定期地邀請老師和學生做大學英語的調查研究活動等,為教與學提供服務,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社會交往能力。此外,還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高職技能大賽等。從2012——2013年,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以下簡稱我校)英語系已經連續三年參加遼寧省職業技能大賽,并分別取得了一、二、三等獎的優異成績,但參賽項目尚局限在英語導游服務和英語口語兩個項目上。未來我們將參加更多的參賽項目,在英語系內部和學校內部也應定期舉辦技能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進一步促進師生提升自我意識。
(六)以學生為中心,完善校內實訓室建設,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就業基地
校內實踐教學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校內實訓室的建立而開展。我們應依托現有的商務英語校內實訓中心體系,進一步完善校內實訓室建設,同時進一步開發并全面應用教學實訓軟件,使其在實踐教學中的作用得到最大化地發揮。校外實習實訓就業基地建設直接關系到實踐教學質量,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設實習實訓就業基地不僅僅是停留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要扎扎實實地落到實處。我們應在保證專業方向、專業特色的基礎上,以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建立一批穩固、條件優越的實習實訓就業基地。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應遵循多渠道、多途徑、寬口徑、廣角度,既抓數量又抓質量的原則。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是全系老師的共同責任,應充分調動各位教師參與學生培養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形成“上下一條心、共謀發展計的良好局面,最大限度地拓寬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渠道。此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地域應當更加廣闊,以往基地建設主要考慮本市,當然有距離近、便于聯系的好處,但從發展的長遠來看,擴大實習實訓基地的地域范圍,不僅有利于學生進行實踐教育,而且可以擴大我校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最后,在重視實習實訓基地數量的同時,更應抓好基地的質量。首先,選擇實習實訓單位要嚴把質量關,盡量選擇規模大、信譽好、經營能力強、發展穩定的單位作為實習實訓基地;其次,盡量選擇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單位,使學生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
三、結束語
教學是高職院校發展的主旋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職院校發展的永恒主題。高職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必須在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上有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牢記以學生為中心的宗旨,構建符合時代要求和富有我校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進一步推進學校內涵建設和學校品牌建設,為社會培養理論扎實、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國際視野、適應社會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分析11-14
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教學改革探析論文03-18
簡論高職院校法律教學體系的構建11-20
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體系構建03-11
統計學課程體系構建問題分析11-17
學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的論文11-29
體育教學的原則體系構建研究論文02-1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