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審計監督問題探討
論文關鍵詞 建筑施工企業 內部審 問題與對策
論文摘 要 現代內部審計的職能已由傳統的監督、評價拓展為監督、評價與咨詢服務,逐漸由“監督導向型”向“服務導向型”轉變,審計的重點由單純的財務收支審計轉向以效益型為主的管理審計。內部審計部門又積極開展了社會責任審計,于是內部審計開始對從經營決策到經營結果和效果的全過程開展審計,最大限度地為企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服務,為促進企業長期健康、穩定地發展服務。
內部審計是指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它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其職能是由內部審計自身的條件和所處的外部環境所決定的。就我國目前的環境和我國內部審計的特點來看,監督檢查職能、鑒證評價職能、控制職能、風險預警職能和咨詢服務職能應該是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能。
一、當前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1.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企業財務預警固然重要,但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滯后性,有必要建立一套事前預警體系,其核心是內部控制審查與評價,包括合同管理、總分包管理、項目管理、結算管理、資金管理、物資管理等,而企業集權應是諸多管理中的一條主線。實踐證明,很多大型建筑企業有關規章制度得到有效貫徹執行,企業發展是可持續的,反之隱藏著風險,違反程度越嚴重,風險就越大;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企業就以各種財務數據顯現出來。從深層次看,企業內部控制狀況折射出領導的經營理念,而經營理念則來自于動機。如果動機與企業長遠發展利益相吻合,則從總體上推動著企業向良性方向發展。
2.經濟責任審計的確認與咨詢的作用不顯著。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國家關于經濟責任審計結果作為對企業負責人職務任免和獎懲的重要依據的規 定,缺乏與干部管理程序的對接;二是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目前還是“馬后炮”,以事后監督為主,事前監督作用不明顯;三是內部審計工作仍未走出財務審計框框,以查錯究弊,欠缺實際指導意義;四是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孤軍作戰,遇到的困難和壓力比較大。內部審計相對于外部審計,獨立性較弱。如果被審計單位或被審計項目部采取消極配合、積極防御的措施,將使內部審計工作難以開展。
3.企業內部審計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建筑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屬于兩級組織管理體制,這種體制下的建筑企業存在的問題有:一是有的下屬單位或工程項目審計信息失真或披露不完整;二是有的下屬單位或工程項目對審計發現的與經濟運行有重大影響的問題,未及時采取措施,致使損失繼續擴大;三是很多單位審計人員嚴重不足或素質不能適應工作,影響了內部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四是執行內部審計報告制度存在不及時的問題,少數單位與施工項目上報資料不全,個別單位或項目甚至不催就不報。這些對企業及時掌握經濟運行的真實情況,做出糾偏決策和采取調控措施,以及促進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都是不利的。尤其在建筑企業規模持續擴張,體制機制和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后果可想而知。
4.審計人員管理意識偏差弱化了內部審計地位。企業大多存在著重經營輕管理弊端,事后很多工程項目經濟核算問題仍未根本解決。企業內審人員受專業限制較大,良好的內部審計活動開展,需要審計人員對工程造價、投標競標、資源配置和整個管理流程有所了解,能夠從各類報表中看出問題,從而參與到企業管理中來,而這些往往是很多建筑企業所缺乏的。
二、完善當前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審計存在問題的對策
1.風險預測和識別。風險預測和識別是指對企業所面臨的以及潛在的風險加以判斷、歸類和鑒定,確定企業正在或將要面臨的風險。內部審計要對企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進行預測和識別,采用決策分析、可行性分析、因果分析和專家調查法等方法,找出未被識別的風險。
2.對已經存在和將要發生的風險進行評估。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應用各種管理科學技術,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式,預測風險的大小,找出主要的風險源,合理的評價風險可能產生的影響,以此為依據,對風險采取相應對策。常用的風險評估方法主要有:調查和專家打分法、風險報酬法及解析方法等。
3.提出改進和防范的措施。風險的防范措施是指企業為降低已識別出的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所采取的措施。內部審計機構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提出避免風險、接受風險、轉移風險還是降低風險的具體措施和建議,以強化企業的風險管理,降低風險損失,并對有關部門所采取的風險防范措施進行監督和檢查。
4.內部審計應積極持續地支持并參與風險管理過程,對風險管理過程進行管理和協調。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全面建立了風險管理過程,內部審計因此能夠擔負起風險管理的職能。首先,內部審計從評價各部門的內部控制制度人手,在施工生產、物資采購、工程款回籠、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管理等各個領域查找管理漏洞,識別并防范風險,做出相關評價。其次,內部審計可以深入到企業管理的極細微的環節上 查找問題,分析其合理性。內部審計人員更多的是以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為依據,深入到經營管理的各個過程,查找并防范風險。再次,內部審計在部門風險管理中還起著協調作用。不僅各部門有內部風險,而且各管理部門還有共同承擔的綜合風險,內部審計人員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可協調各部門共同管理企業,以防范錯誤的宏觀決策帶來的風險。
參考文獻:
[1]高麗霞.建筑安裝企業內部審計的問題及對策探討.福建建筑.2007(2).
【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審計監督問題探討】相關文章: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問題探討11-25
淺談施工企業內部審計11-23
企業內部審計增值問題研究論文02-20
探討水利施工的運輸問題論文03-01
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探討03-16
建筑給水排水問題的探討論文11-20
淺談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02-20
探討關于建筑工程樁基施工技術問題論文03-02
對建筑電氣施工技術的探討與研究11-2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