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十五”期間北京市天然氣發展規劃及實施措施
摘要:本文是“十五”期間北京市天然氣發展的規劃的簡介,文中簡述了北京市天然氣的供氣現狀及天然氣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重點闡述了北京市天然氣用氣量的預測及分配、“十五”期間北京市市區天然氣管網的布置及儲氣調峰及實施措施等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建設及經濟建設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環境治理跟不上發展速度,造成能源、交通供需矛盾日趨尖銳,城市環境惡化。
要改善北京市的大氣環境,根本措施是要改變燃料結構,積極發展氣體燃料。天然氣是優質高效能源,污染物排放少,由于用管道輸送減少了城市運送燃料、灰渣的車輛,同時也減少了因車輛過多增加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噪音等污染。
2000年3月,北京市計劃委員會批復了北京市燃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呈報的《北京市引進陜甘寧天然氣市內擴建工程項目建議書》,對2002年以前北京市天然氣擴建工程內容作了明確規定。在北京市燃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組織領導下,由北京市煤氣熱力工程設計院和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參加,著手編制了《2002年及“十五”期間北京市天然氣發展規劃》。對用氣負荷、輸配氣管網、接收站、調壓站等工程內容及建設必要性,工程投資及財務分析,相應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做了重點論述及分析。
1天然氣供應現狀
北京市燃氣事業經過近40年的發展,北京市已經形成完整的“三氣”(人工煤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輸配、供應管理系統。截止1999年底,使用“三氣”的居民用戶為265萬戶,城、近郊區居民氣化普及率94%以上。兩類管道氣(人工煤氣、天然氣)的管網總長度為4413公里。
1.1天然氣氣源
北京市的天然氣目前由華北油田和陜甘寧長慶氣田兩家供應。
從1987年底開始,華北油田天然氣經東線和南線兩條輸氣管線分別輸送到北京市的東郊門站和潘家廟門站。目前華北油田平均日供氣能力41萬立方米。最大日供氣80萬立方米。1997年9月陜甘寧長慶氣田開始向北京市供應天然氣,成為北京市第二個天然氣氣源。
截止到1999年底,天然氣購入量75833萬立方米。銷售量64833萬立方米。
1.2天然氣輸配設施
到1999年底,市內天然氣管道總長3277公里,其中超高壓和高壓管道211公里,中壓管道752公里,低壓管道2314公里。管網壓力級制為四級,超高壓(1.6—2.5MPa),高壓(1.0MPa),中壓(0.2—0.4MPa,目前為0.1MPa),低壓(5000Pa,目前為3000Pa)。超高壓管道管徑為DN700,高壓和中壓管道管徑為DN200—500。
現有天然氣調壓站319座,其中高中壓21座,中低壓298座。儲罐站兩座,總儲氣能力20萬立方米。其中東郊罐站有罐容5000立方米球罐4個,儲氣能力10萬立方米。北郊儲罐站有罐容1萬立方米球罐2個,儲氣能力10萬立方米。
1.3天然氣用戶
到1999年底,使用天然氣的居民用戶1042786戶;年末居民家庭使用天然氣量為17850萬立方米,占天然氣年銷售量27.5%。
1999年天然氣各類用戶用氣比例為:工業用戶5.8%,民用戶94.2%,其中居民生活27.5%,公共建筑23.6%,采暖及制冷43.1%。
2天然氣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管網供氣可靠性亟待提高
(1)冬夏季負荷差增大,現有輸配系統難以承受。根據發展計劃,預計北京市的采暖用氣量將占年用氣量的50%以上,這將大大增加冬夏季負荷差。1999年天然氣年供應量為7.6億立方米時,采暖用氣量占年用氣量的43.1%,最高日用氣量613萬立方米,采暖用氣量占日用氣量30%以上。由于采暖季用氣負荷的加大,給輸配管網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管網輸配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長輸管線需要建設中間加壓站,建設調節季峰的地下儲氣庫,市內管網和各級調壓站則急需擴建或升壓改造。
(2)長輸管線單線供氣,安全供氣保障程度低。北京市的供氣主要由陜京天然氣管線單線供應,一旦該管線出現事故。華北油田最高只能供應北京天然氣100萬立方米/日,遠遠不能滿足北京市的用氣需求。為了保證安全供氣,一方面要建設第二條陜京天然氣管線,另一方面則要考慮建設應急氣源。
2.2急需制定發展用戶的相關政策
按目前的陜甘寧天然氣供應北京市規劃,到2000年年供氣10億立方米,2002年年供氣18億立方米。如何銷售這么多氣量,除了大量建設、改造城市輸配設施外,最重要的就是大力發展用戶。特別是必須發展大型公福用戶、常年負荷的工業用戶。但在目前的用戶發展過程中,燃氣價格和投資問題已成為重要的制約因素。
目前的價格及收費政策是居民用氣價格最低(1.4元/立方米),工業,公福用氣價格高(1.8—3.0元/立方米),而且還要根據用氣量收取氣源費(1200元/立方米)。目前的收費和價格政策不僅加大了用戶工程投資和運行費用,使用戶難以承擔,而且無形中限制了大用戶的發展。這種政策也是造成民用、工業用氣比例失調、工業用氣量減少的原因之一。長此下去不僅會造成輸配、調度的困難,降低輸配系統利用率,給安全運行帶來影響,而且為了調節城市用氣不均衡還需擴大儲氣設施,加大了供氣的投資和運行成本。
2.3投資和產權問題
目前燃氣的管線投資大體上有三種:政府撥款、公司自籌及用戶集資。由于在燃氣管線投資上,長期存在責任不明,產權不分的弊病,致使投資者不清楚偌大的投資所帶來的具體的經濟效益。因此,除市政府必須撥款外,企業和用戶對管線投資缺乏積極性。
3天然氣用氣量預測及用氣量分配
3.1供氣原則
(1)居民炊事燃氣化。有條件的居民用戶全部使用管道氣,管道暫時達不到的居民用戶使用液化石油氣。
(2)大型公共建筑、涉外飯店和小區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包括茶爐、大灶)全部使用管道氣。管道暫時達不到的用戶(包括臨時建筑、餐飲攤點等)使用液化石油氣。
(3)根據工業生產的要求和城市供氣調峰的需要,供應部分工業生產用氣。特別對全年用氣負荷穩定的大型工業用戶,給予價格優惠,盡量創造條件,鼓勵使用城市燃氣。
(4)市區內推廣使用燃氣采暖。范圍包括各類新建建筑、劃定的無燃煤區內(包括第一批40片無燃煤區、第二批無燃煤區)的燃煤鍋爐改用燃氣,以及部分大型燃煤供熱廠和集中鍋爐房改用燃氣。
(5)為提高燃氣使用效率、平衡季節差,適當發展一些天然氣熱電廠。
(6)發展天然氣汽車,加速推廣天然氣汽車的改裝和生產,提高天然氣汽車的技術和管理水平。
3.2天然氣購入量
【“十五”期間北京市天然氣發展規劃及實施措施】相關文章:
保證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的監理實施措施03-07
匯率風險及應對措施03-25
做好技術準備 迎接天然氣時代的到來03-20
談PLC抗干擾的措施03-18
工程項目管理措施03-07
數學教學設計的問題及措施11-16
淺談建筑防雷安裝措施11-23
探討混凝土裂縫的防治措施03-18
設備維護外包風險的措施03-22